Category: 生活


黑手党“十戒”

  01 不得加入“我们的事业”的人:近亲中有从事警察工作的人、家中有行为不端、道德败坏的人。
  02 不得擅取属于他人或其他家族的金钱。
  03 必须如实回答任何问题。
  04 必须尊重妻子。
  05 必须恪守约会。
  06 须以“我们的事业”为先,即使妻子临产也不例外。
  07 不得光顾酒吧和夜总会。
  08 不得与警察见面。
  09 不得勾引朋友的妻子。
  10 不得自行向他人介绍自己,必须由第三人引见。

本文摘自《北京纪事》杂志2006年第2期

  票贩子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独的个体行为,在其身后,必然存在着一个不法的利益联合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大量的票源,在车票供不应求之时予以不同程度的加价,损害了数以百万计的购票者的利益。

  关系网截流了多数票源

  要弄清票贩子手中的票是怎么来的,就先得弄清北京铁路局与全国其他路局相比,票源为什么紧张?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比如我们上车调研的107次,共有17个车厢。其中1~5节车厢是硬座,每车厢定员118人,5节车厢共定员466人;6车厢是餐车;7车厢是软卧,定员30人;8~17车厢是硬卧,每节车厢定员60人,10个硬卧车厢共定员600人。

  一列火车的硬卧定员是600人。

  通常情况下,600张票都是怎么分出去的呢?如果以100张票为单元的话,通常被划分为六个单元处理的。

  第一单元:中办、国办、中央军委要留一部分(尽管用这些票的人可能是中央领导的保姆,但也必须留出来);

  第二单元:公安部、文化部、外贸部等国家八大部委得留一部分;

  第三单元: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的媒体得留一部分;

  第四单元:全国各省的驻京办事处、各大酒店宾馆的旅行社得留一部分;

  第五单元: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公安局的领导,北京四大站的站长每人得分几张,专门用于特殊情况的批条子,这一块又出去一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按道理应该留给普通民众了,但又有约六七十张票流入票贩子手中,因此,留给排队买票的旅客只剩下二三十张了。就这二三十张的竞争还没结束,因为售票时间一到,全国各联网代售点都在同时抢这一张票,谁的手快谁就先抢到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旅客排队,三天三夜都排在第一,但售票员永远告诉他,没票了,不是她不给你卖票,而是电脑里没票了。

  由此可见,北京的机构多、官位高、有钱人多;办事讲究效率,不在乎用钱去砸开关系网。铁路这张关系网,在北京尤其有优越性。

  根据我们的调查,票贩子手中的票通常有以下几个渠道:

  一是通过铁路局内部职工获得;

  二是通过代理的方式获得票源;

  三是通过雇佣大量流动人员排队,抢购窗口车票,然后加价出售。

  在以上三个渠道中,第三种办法获得车票的成本高,耗时长,又存在相当的风险,是票贩子不得已的下策。除此之外,票贩们还另有特殊渠道。那些专门留出来的数百张票,它的使用率通常情况下只有67%,那些用不上的票,就从四面八方通过种种渠道流到票贩子手中,再由票贩子加价后,流向旅客手中。

  比如老票贩子“马大姐”,被警方抓过无数次,甚至劳教过两次,但每次都有方方面面的领导出面捞人,令人不解的是,一个票贩子的事,竟能捅到中央、国务院。

  无根新移民

  经过十数年的磨合及利益共谋,北京站和西站以它容纳百川的特性,于不经意间,就地培育、庇护和滋养了一个畸形阶层——票贩子。

  有些非法的售票点加价20至100元不等,出售火车票。这种售票点,几个人就可以开。找一个外地人集中的地方,或者有个门脸就行,立个牌子就可以干了,一个登记的,雇俩跑售的,就开张了。

  目前,经北京铁路局批准,在全市范围内设有300个火车票代售点。每个售票点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二、必须购买北京铁路局提供的价值7万元的电脑售票机;三、每年向北京铁路局交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按照铁路局规定,这些代售点每卖出一张票,允许收取5元钱的手续费。但对于经营者来说,这无疑是无利可图。于是,他们常采取另一种变通的方法获利:即非法再注册一个火车票售票点,每售出一张票加价30~50元不等,而合法的售票点则暗中提供票源。万一非法售票点被人举报后,被警方取缔,只要不交待供票方,合法代售点照样经营。

  据调查,这类非法代售点,在北京约有800~1000家。无法详细统计具体数字的原因是,刚开没几天的点,被警方打掉后,过不了多久,托关系一找,又开了。这个市场一直处于开开关关的状态。

  在我们访谈的票贩子当中,年龄最小的是14岁,年龄最大的77岁。值得回味的是,那名14岁的小票贩子就出生在北京站,他的成长环境就是北京站的环境和倒票环境。他的父母80年代末期就来到北京站倒票。因此他是真正的第一代倒票者的后代。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一个绰号叫“小欧巴”的,今年已经20多岁,他自己也说不清父母是谁,常常有人开玩笑帮着他指认父母,总之,他是个私生子,当然也以倒票为生,是票贩队伍中的“小老泡”。在北京站泡大、耗大的,哪个角落都是他的家,哪儿又都不是他的家。我们几次见到他时,他都忙着拿票,开一辆时尚的带斗大摩托。据说因为有钱,还找了个女大学生当媳妇。暑运期间,警察又被“小欧巴”骗了一次。那次,警察把正在倒票的“小欧巴”抓了起来,要办15天的拘留,他苦苦哀求警察,说媳妇怀孕8个月,家里没人照顾。警察信以为真,把他放了。后证实,“小欧巴”说的是假话,但已找不到人。凭经验,警察认为他过一段时间又会冒出来,但那时已没有理由拘他了。在北京站和西站长大的“小欧巴”们,虽然没上过学,却早已练就了对付警察的种种游戏,他们的社会经验老成,即使不从事倒票,改行做其他生意,也游刃有余。只是,这种怪异的成长环境导致的畸形心理,这种污染教育下的怪胎,与所倡导的和谐社会而言,是个不和谐的音符。在涌入京城的务工队伍里,如果说“留守孩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那么在无根环境里长大的“无根孩子”的问题正浮出城市水面。

  我们先后多次深入票贩子的居住区域进行观测,发现他们的实际生存空域比我们想象的要脏、乱、差很多,这种态势上的恶劣程度与他们可能的收入成反比。

  第一类,倒票获得丰厚收入,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大多在城区买了一套,甚至多套楼房,让家人或亲戚住,这就是所谓的“上楼”型。而他们自己为了倒票的方便,大多数仍在车站附近租房。

  第二类,已经挣到不少钱的票贩子,为了倒票的便利,有条件在北京两大站附近租房,像江擦胡同、镇江胡同及治国胡同。这个区域的月房租约在500~800块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平房”型。

  第三类,倒票所赚的钱只够维持生计的人,大多住在城乡结合部,比如39路和43路终点站附近的票贩子们,选择住在这些区域,一是图房价便宜,月租档次200~300元不等;二是图交通方便,两路车都直达北京站,上下班方便。尤其是宋庄一带的出租屋都在地下室,七八平米一间,小得像个鸽子笼,一层地下室能有一两百个“鸽子”屋。这就是所谓的“鸽子笼”型。

  第四类,倒票没赚到钱,但又依靠倒票生存的人,大多住在北京城区的郊县,比如通县、昌平一带。

  第五类,多是些东北籍的年轻人。白天在两大站倒票,晚上坐车赶到通州的八里桥一带去看场子,那里有四十余家发廊和歌舞厅。这就是所谓的“看场子”型。

  我们在调查中得知,票贩子中的“老泡”们,在是否继续从事倒票、是否转行的问题上,考虑最多的是国家针对他们的行为将怎样立法。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就是票贩子们的损失是否大于收益。票贩子们倒票所获得的收益,如果大于倒票失败受处罚之后所损失的,其中包括面子损失、精神损失、金钱损失等等成本损失,他就会继续倒票;相反,他就不干了。正如票贩子老菊花和张安所言,“如果把退票口接票的人抓一个判三年,把拿票的人抓三个判三年,那么,北京站的票贩子立马都消失了,没人愿意再干这一行。”

  挣钱多,受气更多

  被访者:锅底,42岁,东北人,初中毕业

  这是距北京西站南广场约一站地的一个社区,锅底住在其中一个略旧些的楼房里的一层。锅底告诉我,这间屋子属于他了。包括地下室的600平米在内,他花了35万买了下来当旅馆,他手下的二十几个员工都住在地下室。锅底在西站还与人合伙包着三个电话亭,一个休息室,他抱怨现在的生意很难做,各路神仙都得拜到,得罪谁都不行。

  问:你都做那么大生意了,怎么还倒票?

  锅底笑:不倒票怎么生活?你去问问,凡是在车站做生意的,哪个不沾票,不沾这玩意,他就不用在车站这地方干了,可以换个地方嘛,还安全。告诉你吧,这些人在淡季时,做自己的生意,一旦有机会,一到旺季,那是“全民皆兵”啊,组成一个倒票的大队伍。

  问:你手中的票是从哪儿拿到的?

  锅底神秘地一笑,说:这事您就别问了。问我也不跟你说,但你是聪明人,肯定会想到售票厅里咱有人呗。

  问:你是跟售票厅里的售票员有关系吧?

  锅底:哪个拿票的跟售票员关系不好呢?售票员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就亲耳听过售票员对一个票贩子说:“喂,我那手机怎么不好使了呢?”“我家小儿子啊,今年上初中,需要用电脑了。”只要售票员一发话,你看吧,那些票贩子不是塞钱就是买好东西送上门。

  问:北京站和西站相比较,哪边好倒票?

  锅底:北京站有好车次,像上海、南京、大连,这些车上的乘客有钱人多,好侃票,只要给好铺,他们不在乎加几十块钱。比如今天,青岛、大连归票都一百多。而西客站始发的车主要是京九线、京包线,坐车的人都没什么钱,穷人多,所以很难挣到他们的钱。

纪念《蜗居》

这雨真美呀,你说我们平时怎么就没注意到呢?这要是在平时突然下这么一场雨,恐怕大街上,人人避之不及。不是担心就是着急,不知道这雨什么时候停。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雨也有不一样的美丽。雨,是一样的雨,只是不一样的是我们啊!

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在想:这城市多奇妙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K,吃穿用度2.5K,冉冉上幼儿园1.5K,人情往来0.6K,交通费0.58K,物业管理费0.34K,手机电话费0.25K,还有煤气水电费0.2K。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0.4K,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那天陪妈妈去逛街,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我当时就笑了,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来不及细想,没有决断,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被人推着往前走,而我青春年少时候的理想上哪儿去了?

我的理想,就被这匆匆的人流推得无影无踪。是啊,我曾经的坚持,内心的原则和我少年的立志,就被这孩子,被家庭,被工作,被房子,被现实生活磨砺的不剩些许……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有原则的,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有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儿坚持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我甚至在责怪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大家有规不遵,有矩不守,而让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蜗牛受罪?

这两天我在看一些投资方面的书,其实我也没多少钱投资了,我就是想如何让我手头这点钱不贬值,我想这大概是这座城里所有人的恐慌,大家都忧心忡忡的,得到的怕失去,没得到的又想拥有,后来我在一本书里找到巴菲特的一句话叫:永远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他说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环境下,投机的风险永远要大于投资。他说也许从短期来看,一次投机也许会让你获利很多,但是从长远来看,任何一次投机就会造成全盘皆输但投资不一样,投资是只要你坚持物有所值,最终它会增值并硕果累累的,我觉得他这话挺有道理的。我的理解是,只要你有信念,有追求,只要你坚持,你一定会比随波逐流行得远,行得正……

……

海藻,我在这个城市,算是扎根儿下来了。我相信,凭我的坚持,凭我的努力,最终我一定会过上我想要的日子。而你呢?你还这么年轻,这么有朝气。虽然你犯过错,虽然你曾经失败过,但是没有关系。正因为你年轻,你知道吗?因为你年轻,所以你有大把的时间纠正错误,重新再来。我希望你勇敢。勇敢一些,好嘛?相信自己,明天一定会好的,会好的。

  11月17日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两大巨富“股神”巴菲特和微软创办人盖茨,前日一同出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活动,与学生对话。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成功秘诀,那就是自信与激情。

  盖茨说:“必须要有自信。” 此外,盖茨还称,运气对于成功也很重要。盖茨说:“我很幸运,天生拥有某些特长,父母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我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让我购买书籍。另外,还有我所出生的年代。”

  巴菲特当初创业时,他完全可以到一些大公司担任分析师,但他知道自己有技巧,然后便融资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当初我离开哈佛让好友为我打工时,我也是充满自信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自己,敢于说是。”

  巴菲特说:“我们必须要有激情。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喜欢,而不是为了致富。当然,事情做好了,可能会变富。但是,并不是因为某些诱惑而做事。我认为,激情极为重要。”

    与此同时两人都唱好美国经济前景,巴菲特指即使经济仍然困难,但“恐慌已经远去”,称最差的投资是持有“现金”;盖茨则声称看好环保能源和医药业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你们两位今晚来到这里,是因为当前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民众对美国经济以及整个美国资本主义体制存在着疑问。在过去一年,是否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们两位曾经对资本主义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存在过质疑?

  巴菲特:不,我没有怀疑过。如果真有这样的时刻,那该是去年9月,当时我们曾向经济投入了大量资金,当时美国看起来陷入了深渊。资金大量撤出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市场陷入绝境,一切都面临崩溃。我们投入了80亿美元,但只够维持几天的运转。但我从来没有对经济体系失去信心。美国依然运转着,我们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还会继续前行。

  盖茨:我们拥有一个复杂的金融体系,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会犯错误。但在这些状况的背后,更为根本的因素是创新,你可以创建新的公司,人们愿意承担风险和投资,伟大的科学不断发展。这个国家仍然拥有最好的大学、最好的科学,我们将对资本主义体系作出微调。当然,我们会吸取教训,不能用大量的短期贷款应对长期需求,不能承担过高的杠杆。但美国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面是持续的,这个体系是市场推动的,我们着眼于长远而投资教育和诸多基础设施。此外,我认为,在去年秋天情况最为糟糕的时刻,美国也诞生了一些发明创新。我们研制出了新药物、新芯片、新机器人等诸多新事物,能够在未来数十年改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问:两位是否认为,贪婪和不道德行为是否是引发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

  巴菲特:这当然会有一定影响。我们永远都会有贪婪心理,这并不是过去几年才出现的。去年第三季度,美国民众切实感受到了恐慌,贪婪与恐惧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危机起源于华尔街,但随后蔓延到了整体经济。但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贪婪,无法消除恐惧。我们拥有的资本主义体系,如刚才盖茨所说,是一个基于市场的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拥有出色的机遇和法律规定,能够释放出美国民众的潜能,达到过去几百年所不能想象的程度。

  这个体系本身并没有错。我们的经济曾经充满活力,如今仍有拥有动力。但我们已经有最伟大的推动力。这才刚刚开始,贪婪还会延续,不用对此忧心忡忡。美国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即将完成《华尔街》电影的续集。可能这部电影中,第一集中的金融大鳄戈登·盖柯(Gordon Gekko)会再度归来。但这并不是推动美国经济体系前行的因素。推动美国经济体系前进的是市场体系中机遇的质量以及对市场所带来受益的了解,知道你退出之后就能享受到自己所获得知识带来的果实。这将推动美国经济体系继续运转。

  盖茨:最好的体系是你拥有良好的短期评估标准、完善的会计准则,追求利润,关注风险,着眼于长期利益。投资进行新研究,让人们创建新公司。美国在鼓励年轻人冒险方面举世无双,而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我也必须招募那些较有经验的人,我必须将产品销售给较年长的人,这就是美国梦成真的过程。其他国家目睹了这一切,他们正努力创造这种动力。这有利于全世界。中国和印度将借鉴我们关于大学、创业精神以及简化商业流程的理念,这很不错。不过,我们谁也不希望再承担极端的杠杆,冒巨大的风险。

  问:盖茨先生,你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人,但你能说说你最初听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后的感受吗?

  盖茨:我对投资银行的关注并不是很密切。因此,我当时并没有觉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科技行业,我最景仰的两个公司,王安电脑和数据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都破产了。因此我觉得,市况总有起落,一些公司会被淘汰,我并不会对哪家公司出局感到失落。但雷曼兄弟破产带来了连锁反应,影响到了那些拥有该公司债券的人,一些复杂交易很难解开,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导致市场冻结。我记得当时我打电话给巴菲特,说“我应该对此感到担忧吗?”结果他回答说:“恩,有一点吧。”

  主持人:沃伦,政府放任雷曼兄弟破产是个错误吗?

  巴菲特:或许是吧。我得说,总的来说,联邦政府在应对这场经济领域“珍珠港事件”时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当时美国银行没有收购美林,美林可能也会很快破产,当时确实会有一串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我觉得,政府当时可能没有完全认识到雷曼兄弟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多米诺骨牌,或者没有意识到该公司会对其他公司造成怎样的连锁反应。但总的来说,我对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董事长谢拉·贝尔(Sheila Bair)、现任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打很高的分,因为他们面对危机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举措。

  问:巴菲特先生,我的问题是关于雷曼兄弟和高盛集团,你当时面临着投资机遇。我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择投资高盛,为什么不选择投资雷曼兄弟,或是同时投资两家公司?

  巴菲特:在那个时候,我对高盛集团的状况和管理层的信心超过了华尔街任何公司。现在看起来,高盛可能也会随之受到牵连。安德鲁·罗斯·苏尔钦(Andrew Ross Sorken)的书《不能崩溃之庞大》很好地讲到了这一点。但我不认为金融体系会随之崩溃。我认为,联邦政府最终会采取正确举措。我认为,如果华盛顿采取正确举措,高盛应该就是最佳投资。我认为高盛的状况最为坚实,他们的前景最为看好。

  主持人:沃伦,你当时说高盛拥有最好的管理层和很多其他优点。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巴菲特:我和高盛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40年我见到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注:高盛创始人)。我关注这家公司很长时间了。他们拥有严格的纪律,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的时机把握,我认为高盛在这方面是华尔街中最为出色的。我认为,高盛CEO罗伊·布兰克费恩(Roy Blankfein)有着非常出色的风险判断力。现在看来,如果当时金融体系崩溃,那么所有人都会受到冲击。但我觉得高盛拥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最出色人才。因此,高盛是我的第一选择。当时,我也拥有一些其他选择。

  问:考虑到经济衰退的严重性,一些人将此归咎于风险监控和承销标准的系统性崩溃,此后展开了关于政府应当扮演怎样的适当角色的党派之争。政府能够在其中扮演积极角色吗,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你们两位怎么看待大政府?

  盖茨:显然,政府在商业周期中发挥着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需要调整犯下的错误。眼下,问题主要是通过通货膨胀和利率水平进行衡量。切实的问题,你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状况,让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在来看,我们知道政府能够采取很多举措,救助那些即将破产的公司,以更为迅速的手段解决问题。但一个基本问题是,你能够发现泡沫吗,政府能发现泡沫吗?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一些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此有一些看法。但这个方面还没有得到证实。

  巴菲特:去年9月,只有联邦政府才能挽救局面。整个世界都想要解除杠杆。投资者惊慌失措,慌不择路。当时唯一一个可能承担风险,也是所有人希望卸下风险的实体就是联邦政府。当时数天之内就有2000亿美元撤出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市场陷入瘫痪,只有联邦政府才能采取措施。幸运的是,我们的联邦政府官员认识到了状况,迅速采取了措施。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着眼未来,我们需要避免过度承担杠杆,阻止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管过度冒险,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但我们正在采取对策。为了营造更伟大的社会,那些被迫向联邦政府求助以保生存的金融机构,他们的高管应当更多的下台。目前为止,在对那些CEO们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措施方面,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更好。但我觉得还应该伸出更多的大棒。

  问:你们两位认为,像哥伦比亚商学院这样的商学院应当为信贷危机所发生的一切承担起怎样的职责?

  盖茨:记住,资本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生标准,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来自于此。商学院的职责是训练人们思考价值和领导能力。伟大的商学院会传授出色的技能。现实是,我们遭遇了危机,我们遭遇了挫折,或许我们因为犯下的错误而白白浪费了两到三年时间,但这并不是说商学院就不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未来几十年,商学院都会教授关于此次危机的个案研究。至少我们会因为反思经历的痛苦而从中受益。杠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巴菲特刚刚谈到了金融衍生品就好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资者并没有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他们没有完全理解房价可能下跌带来的风险以及这对其他衍生品工具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主持人:沃伦,你会在商学院教授道德课程吗?

  巴菲特:我觉得学习道德的最佳场所就是家庭。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在上商学院之前就对身边事物有了既定的价值观。我认为,在商学院强调道德观是重要的,但我觉得家庭是接受出色教育和道德观的最佳场所。

  如果你回顾19世纪,我们曾经有过7次银行大恐慌。回顾20世纪,我们有过大萧条、世界大战和大流感。美国并不能避免问题。但我们可以解决问题。在未来100年,我们的体系还会再度闪亮。或许15年的时间是马马虎虎,但我们还有85年好时光。在20世纪,道琼斯指数从66点增至11400点。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

  问:盖茨先生,你觉得哪个行业会诞生下一个比尔·盖茨?我很想投身于这个行业。

  盖茨: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创新步伐。不过IT行业一直是最为令人激动的,软件、光纤和芯片的魔力在推动着这个行业,芯片能力每隔几年就会增长一倍。IT行业也改变了其他很多行业的规则。IT和互联网行业所发生的一切令人不可思议。不过,未来数十年会有一些其他行业令人惊叹。能源技术,提供环保的廉价的能源。这个领域存在着诸多科学,大量商机,是一个全球性业务。这里将存在一些伟大的职业机遇。还有制药行业。我们还无法治愈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20种疾病。可以肯定,我们会不断对此继续研究,这是我看好的三大行业。当然还会有很多其他领域,但我最看好这三个行业。

  巴菲特: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你对此拥有激情的领域。如果我当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有人告诉我IT行业会出现比尔·盖茨,我不认为自己会在这个行业中表现出色。但我知道,什么吸引我。我曾经提出为本·格雷汉姆(Ben Graham)(投资大师)免费工作,但他对我说,“你高估了自己”。不过,我还是投身于商界。我保证,只要这个领域令你着迷,你就能取得成功。别让其他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应该寻找自己的道路。

  主持人:欢迎回到CNBC的市政厅。我们正和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一起坐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商学院里。这里是纽约的中心。在我们休息之前,有个学生提问道:哪个产业可能会出现下一个比尔?盖茨?我们借此机会对这个教室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看看他们是否认为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微软公司这样富有变革力的公司,结果十个人中有八个人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也就是说,80%的人认为他们还有机会。你们真是一群激情四射的家伙。比尔,你是不是也同样抱着这种乐观想法?

  盖茨:当然。资本主义是伟大的,时刻有大量新鲜事物诞生。有些失败了,有些沦为平庸,但有些则是相当特别,它们会不断成长,然后某一天,令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在我提到过的那些领域还将会不断涌现出许多这类令人惊叹的公司。

  主持人:好的。让我们听听看下一个学生问题。

  问:你好!我想问巴菲特先生,关于近来伯林顿北方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交易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我想知道您在这个时期增持铁路部门资产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巴菲特:当我六岁的时候,我想要一整套火车玩具结果我老爸不肯买给我。你好好想想这件事。铁路是和国家未来的前景密切相关的。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我觉得这前提再简单不过了——你没法把铁路挪到中国印度或者什么别的地方,而且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还会有更多的人口。他们会旅行得更频繁,而且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货物需要运输。从环保或者省钱的角度,火车都是最好的选择。伯林顿北方公司去年平均算来可用一加仑的柴油运输一吨货物470英里。这可比高速公路要实惠的多!同样情况下,火车消耗的燃料仅有卡车的三分之一,而且污染也少得多。一列火车顶得上280辆卡车!因而未来,铁路是更合适的交通工具。我喜欢西方世界,我喜欢伯林顿公司拥有的数千英里铁路。你知道,如果国家前途黯淡,那铁路也没什么前途可谈了。我愿意赌上一大笔钱,准确来说是340亿美元,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贸易会更加繁荣,美国会变得更好;对柏林顿公司的股东来说,也更好。

  主持人:好的。下一个问题。

  问:你好!我们刚经历过可能是这辈子最糟糕的金融危机,起码我希望是最糟糕的吧。我知道这使得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忧心忡忡,甚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有没有什么能使得你们中的任何一位也出现类似情况?

  巴菲特:我尽量让我的生活中不出现这种事情。我不想让你们听上去觉得我像个流行病爆发季节里的殡仪业者,但去年秋天对我而言确实激动人心。有些机会一两年之前根本不会有,有些交易更是不错。所以说,我实在不曾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然我也不想处在那种可能导致我夜不能寐的境地。我也不为我们经济体系是否能最终幸存而担心。毫无疑问我们是一团糟,但是工厂还在,玉米地也还在,美国人的聪明才智不曾随风而去,下一个比尔?盖茨的创新精神也不曾失去。美国会没事的,我知道这点。我们只是需要重振旗鼓,而且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主持人:比尔,你提到之前你给沃伦打过电话,他说的是“大概我们需要稍微担心些事情”,你会在夜里因为忧虑而辗转难眠吗?

  盖茨:不会。金融系统有着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而且还有着不错的管理层,这是相当幸运的事。我觉得有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会是令人震惊的,譬如今后二十年要面对的恐怖分子制造的大型事件就是个相当糟糕问题;以及疫病,譬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流感则是另一个。所以你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异常情况。这就是两点我想要指出的。但是整体上,这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是有着自动纠错的能力的。长期来说,我担心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尤其10年级以后的教育应该比现在的更好,不过这担心还不至于使得我夜不能寐。对于未来的机遇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言,教育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它没什么改进,我觉得有点令人担心,应该得到更多人重视才好。

  巴菲特:贝迪(主持人人名),如果你有个极好的农场,而且你知道今后50年中有5年会出现旱灾但其他年份都是风调雨顺的,你不会因为这5年而郁郁不乐吧?你得承认你有个工作得很不错的农场,我们美国的经济系统也是如此。

  主持人:考虑到我们刚遭过旱灾,这是不是不大可能会……

  巴菲特:不会。如果你在哥伦比亚大学里学过统计学,你就得承认这点。

  主持人:好吧。下一个问题继续。

  问:巴菲特先生,近来市场上扬的走势之猛史上罕见,很多人都在质疑目前的价格水平能否维持,您觉得这真的是市场的反弹吗?

  巴菲特:明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我在1942年买进了我的第一支股票,那时候我11岁。我从那时起步,渐渐认真起来。你觉得,1942年之后直到现在,对市场而言的最好年份是哪一年?你大概没法知道答案,是1954年,道琼斯上涨了50%。实际上,你回顾1954年的时候会发现那也是个萧条时期。那一次的不景气始于53年的7月,失业率在1954年的9月达到最高点,到11月的时候就业市场境况更是凄凉。因而,只看到目前经济状况就决定是否买卖股票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你得着眼长期来考虑特定时期中你投资的股票价值。所谓的“下周”没什么意义,因为下周实在是太近了。重要的是,要对你投资的行业有着正确的长期预计并且做出评估,不然你就总是和糟糕的经济或者低迷的市场作伴了。我在买下伯林顿的时候,我才不在乎是不是在下周、下个月或者明年会出现一波购车热。这样的时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做一些事情。等待是愚蠢的。我写过这样的文章。如果你一定要等到你看到知更鸟的时候,春天都结束了。

  主持人:但是同时,沃伦,你也反复提到说去年在美国不少领域的投资是一次冒险,一次对美国未来的豪赌。你在海外有不少投资,也在中国花了不少时间。到底是在美国机会多,还是海外机会更多呢?

  巴菲特:我认为美国现在机会更多。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正寻找着大手笔的交易呢。不过我也很高兴能找到一些别的东西,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别的什么地方。美国现在的机遇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主持人:盖茨,你同意这说法吗?

  盖茨:恩,是的。美国得益,全球得益。你不大可能碰到世界其他地方境况良好而美国一塌糊涂的情况。我们的命运被自由贸易和世界各地不断涌现的创新捆在了一起。你知道,即使是在伯林顿公司也有不少员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巴菲特:我希望如此。

  盖茨: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十分激动人心。对我们来说,简直太棒了。如果我们要在中国人民如1979年那般穷困和如我们一般的富足两者之间来选择的话,我觉得还是让我们希望他们成为和我们一样的消费者和发明家吧。他们距离这个标准还很远呢。不过,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足以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们可能了解,有些过去我们认为是接受我们援助的国家譬如巴西墨西哥泰国等等,现在都成为了生力军。对于世界而言,不单纯依赖于美国是件好事。但美国是能源革命最可能出现的国家,IT业的革新方兴未艾,我们仍将是先行者。

  主持人:好了。我们很快回来继续下一个问题。顺便说一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觉得沃伦?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来当你的职业顾问如何?

  问:我想问盖茨先生,你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盖茨:恩,我做的事情挺多的。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阅读,然后继续学习吧。我涉足不少新的领域如健康、教育、基金会等等,读的东西很多,我也非常喜欢阅读。我觉得,用知识武装自己然后和那些专家学者们坐在一起并和他们一起探讨是让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好办法,也就是说,我想,学习是最重要的。

  问:我想知道,当一个MBA踏入真实的商业世界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可能是他(她)MBA教育中所缺少的呢?

  巴菲特:就我而言,没有。不是说这整个的MBA课程,而是说各位教授已经让我充分了解并且准备好去我想去的地方了。我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我对投资有兴趣,应该说我挺幸运的那么早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在哥伦比亚有两个非常好的老师,我读了他们所写的所有文章和书籍。不是说知识水平有了多惊人的增长但是我从中获得了灵感并深受鼓舞。他们对我太好了,对我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会带我出去吃大餐。投资家本?格雷厄姆对我也是如此。这些令我对自己坚信不疑。这些信任我的人们把我带入了这个我早已深爱的领域,一如顺风而行。不过对于MBA我在这里要补充一点,我打算支付给未来你们当中的10%的人10万美元的工资,也就是说,你们现在本身已经算得上身价百万了。怀疑你们当中是否有10%的人每年能赚10万美元吗?当然不。而且,你们还可以不断提高你们的沟通技巧。你得明白,这不是学校教的东西。如果你能有更好的沟通技巧,你能提高自身薪酬的50%,那么就是每年15万美元了。

  问: 盖茨先生,你显然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达到现在的高度,你认为单纯的运气在你的成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盖茨: 我在很多方面都十分幸运。我幸运地拥有某些天赋,父母与我分享他们的工作感想,慷慨地允许我购买任何想要的书籍,而且我赶上了好时机。微电子处理器是一项复杂的发明,只有当你够年轻的时候才能发现它的意义,而我正为文字软件着迷,这使得微电子处理器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力。无论是机遇和技术,我都算是适逢其会,还幸运地遇到了一些人,如我面前的沃伦,有机会和他们交谈,向他们学习。一个人能如此幸运实属难得,但这是我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问: 我想分别请问巴菲特先生和盖茨先生,在你们之间独特的友谊和职业交往的生涯之中,对方什么特质是最令你佩服的?

  主持人:好的。谁想先开口?

  巴菲特:嗯,我想说我最佩服的是比尔对于如何处理他积累的财富的态度。如他所说,他是个非常幸运的家伙,生当其时其地,创业适逢其会,成功得水到渠成。最终,他明白自己是一个伟大社会的受益者,而不是每个人都如我和他一样幸运的。他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和其他人一样是平等的,而他不仅以自己的财富来支持这个观点,更以自己的时间来支持它。他的妻子梅琳达也是如此。他们将把自己的后半生所有的精力、才能、财富等等都用在改善世界上65亿人的生活上。这是我最佩服的。

  盖茨:对于沃伦,你可以说出他的许多优点,譬如他的品格和幽默感。但是我想说的是他对教学的热忱,他将世事化繁为简并渴望教导他人的热忱,如此一来,人们能从他一生的经验汲取宝贵经验,并从无数他建立的旨在揭示事物规律模型中受益匪浅。他乐于教导他人。当他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这是我获得的一份的真正礼物,我对此深怀敬意。

  问题:我想问两位一个问题。在你们职业生涯中,你们很早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于那些还懵懵懂懂的人,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盖茨:找到真正激发你激情而且你又擅长的事情有时候可能得花上不少年。我想沃伦和我都挺幸运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直接就撞到了。那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它是不是软件,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份职业,我只是迷上它了。这事发生的时候,感觉好极了。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在20多岁的时候开始尝试一些不同东西,经历中的有些事情会带给你不同的感觉,也带来不同的工作机遇。我想你该在最初的工作中尽量寻找接触不同东西的机会,然后当你发现你为之着迷的事情之后,直接开始干吧。

  巴菲特:首先,我想说,先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吧。嘿,我说这话是认真的。这会令你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它会改变你的志向抱负乃至一切。和什么人结婚这非常非常重要。此外,你该试着设身处地的想象,如果你是我,也就是说,如果金钱对你而言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你会做些什么。我79岁了,但我仍然每天工作。这是这世界上我最想做的事情。在你生命的早期,你距离这个境界越近,你在生活中获得的乐趣会越多,你也会做得越好。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控制。然后,尽可能地找一个你敬佩的人或者组织并为之工作。那时候我愿意为本?格雷厄姆工作是因为我对他的敬仰超过对行业中的其他任何人。我不在乎他付我多少钱。当他终于雇了我之后,我搬到了纽约,在我收到第一份薪水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但是,我知道我愿意为他工作。我知道每天早晨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对于今天要做的事情充满期待,而且当我晚上回家的时候我会变得比早晨更聪明。找一份令你兴奋的工作吧,为某个激起你热情的人或者某个机构工作。

  问:这个问题是给巴菲特的。如果收购Burlington Northern代表着你长期以来的买入并永远持有的投资哲学,那么此次金融危机是否对你的投资哲学或者投资进程产生影响?

  巴菲特:不,我的投资哲学一点儿都没变。我喜欢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而且管理层为我所喜欢并且信任的企业,我喜欢以合适的价格买入这种企业。附带的,我还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我自己不会去经营一个企业。

  问:请问巴菲特,你是否建议个人投资者根据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资法则进行投资和分配资本?

  巴菲特: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是一个积极型投资者。格雷厄姆将投资者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如果你愿意在投资上面花很多时间,我建议你尽可能多看资料,你就会发现便宜货,一旦发现就马上行动。

  我从1950年、1951年开始使用这种投资方法以来,这种方法从没发生变化,而且在我的余生也不会出现变化。我不上学以后,读了穆迪的约1万页报告中的每一页,而且读了两次,寻找适合投资的公司。你也需要这样做,世界上不会有人告诉你有什么好买卖,你必须自己去找。不过这非常耗时。

  如果你是消极型投资者,我只建议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买入指数基金。

  我要告诉你的一件事就是,最差的投资就是持有现金。虽然大家都说现金为王,但随着时间流逝,现金的价值将下降。相反,好的企业会越来越有价值,而且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关注好企业,你只需要找到并投资于这些好企业。

  主持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认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了?你也一直持有很多现金啊。

  巴菲特:持有足够的现金能令我感到舒服,不会在睡觉的时候感到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喜欢将现金作为一种投资。长期内现金是无利可图的投资。但你总要有足够的现金,以避免别人可以决定你的未来。

  现在,最坏的事情——金融恐慌已经过去了。不过金融恐慌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但这种影响总会结束,可能是明天、下周、下个月或者一年后就会结束。虽然失业还未触底、商业也未触底,但股市已经触底。不要因为觉得明天会有更吸引人的投资,就错失今天很吸引人的投资机会。

  问:请问你们如何看待将替代能源投资作为发展经济和使经济恢复增长的方式?

  主持人:盖茨稍早谈到过这个问题。

  盖茨:关于替代能源投资,目前存在很多很多想法,但这些想法中很多都可能走进死胡同。太阳热能、太阳电能以及核能等都将得到发展,我们将发现这些替代能源是否能够解决成本挑战。我们希望确保所有替代能源都得到足够的研发和监管批准,因为这些替代能源中将有一个能为我们提供安全廉价的能源,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一个。

  我认为现在我们对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还不够,政府政策应该促进对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

  现在,替代能源是最为流行的投资领域。当大家都关注一个领域时,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就会很多,总体资本回报也会很高。但是当某种东西成为热门时,就会出现泡沫。因此,应该谨慎对待替代能源投资。替代能源是一个热门投资领域,但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领域。

  问:你曾经说过,大潮不退去,你就永远不会知道是谁在裸泳。当然,知道何时会退潮也很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或是鼓励商业领袖洞察环境?

  巴菲特:我觉得他们过去一年已经吸取了很多教训。在伯克夏,我们实际上有70多名管理者。我认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比15个月前更为明智了。不过,我觉得有效的原则能让你渡过一切,这是我从格雷汉姆那里所学到的。我以此渡过了市场起伏,不需要对此感到担忧。

  主持人:比尔,你认为一名商界领袖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盖茨:令人惊讶的是,经商的要素非常直接。你获得的收入必须高于你所花的成本。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概括。但要预计未来数年的情况并不容易,我们是否进行正确的投资?我们是否能在竞争中胜出?这是某种常识,我想你们会通过经验拥有这种意识。我认为,这是一个随着时间积累的东西,而商学院则是你能够密集积累经验的地方。

  巴菲特:简单地说,把企业当做未来100年你家族能拥有的唯一企业来运营,而且你还不能出售它。但你不需要每个季度用利润去衡量企业业绩。衡量的标准是,企业是否能够抵御风险,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特质是扩大还是缩小。我对他们说,如果你从事什么业务,是因为其他人都在做的话,那这是不够的。如果你将其作为一个理由,那就忘了它吧。你不需要为做什么事找一个理由。但不要以此为理由。

  问:你们两位觉得是什么特质让你们与众不同?

  巴菲特:我们俩拥有激情。我们从事现在的事业是因为我们热爱它。我们并不是为了发财才从事当前事业的。我们可能是觉得,我们能够做好它,能够成功从而致富。我觉得激情是极其重要的。我很幸运拥有几位伟大的导师,父亲是我人生的一个伟大导师,在职业生涯方面我受益于格雷汉姆。我很幸运在很早的时候就奠定了正确的基础。我基本不再效仿其他人。我每天早上会照镜子,镜子总是同意我。于是我就出门做我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人想什么不会影响到我。

  主持人:比尔,如果你必须选出一件让你鹤立鸡群的事情,你会选择什么?

  盖茨:让你身边拥有伟大的人,大量阅读,从长远考虑。但我还认为,你必须在一些重要时候拥有自信。当我离开哈佛大学的时候,我对朋友说,“为我工作吧”,这其中存在着某种自信。你会有一些时刻,必须相信自己,你必须抓住这些时刻。

  问:巴菲特先生,你最近为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否可以谈谈你为此贡献的原因和感受?

  巴菲特:我只有在与他们目标完全一致时才会投入,这一目标就是为大多数人做最好的事情,不管他们在哪里,男性还是女性,肤色和信仰如何。基金会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非常善于赚钱。如果你读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写的关于劳动分工的文字,你就会知道,如果你老婆要生孩子了,别试图学会自己接生,你该去找个产科医生。因此我从事我所擅长的工作。而他们与我志向完全一致。

  问:对两位而言,最为重要的导师是谁,你们从他们学到了什么?

  盖茨:我的父母为我做出了伟大的榜样。我父亲是个律师,他会和我分享他所做的事情。我还有一些商业合作伙伴,我们互相学习,尤其是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mer)。我还从巴菲特身上学到很多,听听他是如何应对艰难状况,如何从长远考虑的,如何影响世界。如果你有机会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那是太棒了。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苹果。盖茨先生,你能否评论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作为苹果CEO的表现?

  盖茨:恩,他做的非常不错。苹果的业务有所不同,他们的产品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但当乔布斯回到苹果的时候,苹果处在非常艰难的状况。实际上,当时苹果差点就难以生存。乔布斯也带来了管理层。他给苹果带来了关于伟大产品和设计的创意,这使得苹果成为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拥有这样的竞争对手很不错。我们也为苹果写软件,微软与苹果展开竞争。但在我所从事的行业中的领袖中,乔布斯拥有更多灵感,他拯救了苹果。

  问:盖茨先生,你是否觉得谷歌就像早期的微软?

  盖茨:恩,他们的确拥有和我们过去一样的问题。(笑声)这是另外一个出色的竞争对手。他们招募了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在搜索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获得了难以置信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谷歌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范例,两位年轻人共同努力,推进一个创意,取得了绝对伟大的成功,而我们都在使用搜索引擎,都希望可以有多样性。我们会从中受益。

  问:巴菲特先生,像你这样的价值投资者相信基本面分析,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对智慧投资非常关键。不过,你过去曾几次说,你进行过非常迅速的资本配置决策,有时候还不到五分钟。我想知道你当时是基于什么数据才做出自信决策的。

  巴菲特:这是50年的准备以及5分钟的决策。(笑声)

  主持人:你只是看看数据表,看看年报,就做出决策?

  巴菲特:是的,有时候我可以这样。就拿投资可口可乐来说吧。我喝可口可乐有60年时间了,我从中看到了几个关键要素,并在1988年购入了该股股票。但重大决策是根本不要耗费多少时间的。如果你耗费很多时间进行投资,你就会陷入麻烦。

  主持人:如果美国是一只股票,你们会买吗?

  盖茨:当然。

  巴菲特:以保证金购买。

高考十大“罪状”

     中国式高考,多少年来“自古华山一条路”,虽然目前社会趋向多元化,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多数家长仍然将“宝”押在“一考定终身”的单行道上,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中国式高考及其派生出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偏离了初衷,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对中国学生的负面影响快赶上“科举”。这里暂且列举高考罪状十条以供参考。

一、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乱了人一生的生活节律。

     经历过高考的人对“高考的苦”可能还记忆犹新。本来正在长身体的时期,却每日从睁眼到熄灯睡觉,长达十几个小时地扎在书堆里“练功”,背负着父母的期盼,恩师的厚望,社会“成才标准”的舆论熬过了上千个日日月月。睡眠长期得不到保证,娱乐、运动一再地被压缩,由于长期缺乏锻炼,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本来最具抵抗力的花季年龄却经常小病小患。考前更是恐怖,所有的一切活动全部被考前复习挤占,长时间复习已经筋疲力尽了,然后再来猛考,一遇高温,考生的身体如何受得了?再加上“考前失利”等的影响,心里烦躁、焦虑,心里素质较差的学生轻的产生睡眠障碍,严重的甚至造成精神衰弱、抑郁症。现在因为高考患上心里疾病,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们考前都流行喝安神补脑液,打静心剂等等,家长们虽然也很心疼但为了孩子的“一生”,也只能忍痛“威逼利诱”。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的正常身心发育。
     而且当掌握知识跟烦躁、耻辱、寂寞、身体疲倦等连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就对知识本身及学习带来的乐趣产生极大的厌倦,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抗拒,这种抗拒可能会影响一生,使得孩子上了大学,到了工作当中,真正要学习的时候不学习了。现在很多孩子在上学期间,全部压缩为学习,好像要把一辈子的东西学习了,学一些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学习不厌倦才怪。然后考上了大学,就开始拼命地玩,抓紧时间地玩,彻底玩,但是这样的玩又很空虚,于是乎觉得整个一生非常的不幸福、不幸,可以说高考打乱了人一生的生活节律。

二、只考语数外,负面导向中等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考只考知识,不考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高考只考智力,不考德育、体育、美育;高考只考智商,不考查情商等心里特质。这样狭隘的高考不仅没有对中等教育做出良性的引导作用,反而形成了负面的导向作用,使中等教育逐渐演变成高考的附庸。
     在中国高考指挥棒下,“学什么,考什么”异化为“考什么,学什么”。考生必须学习高考制定范围之内的科目,无论是喜欢与否。这直接侵害了学子们选择课程的权利,丧失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无异于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禁锢学生的思想,限制其自由发挥。
     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高考升学率成为众多学校追逐的焦点。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空话,"体美劳"早就沦为应试教育的附庸和点缀,对于个人兴趣爱好,孩子更是没有权力享受,一切为了高考,业余爱好,如音乐、美术、航模、科技制作、室内装置、女孩子手工制作等等课外活动时间完全被考试、学习、上辅导班等等给挤占了,这样的方式根本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都发展成为考试的机器了。

三、扼杀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孩子喜欢什么?戏耍,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成长期需要什么?团队精神、群体生活以及和人交往的健康人格,孩子生活的并不完全是学习,这段生命期是他本身的生命价值,应该要让他每天快乐,人格个性等等各方面健康发育。但现在的孩子在上学期间就是吃苦学习,好像十年苦读生活都是为了金榜题名时,为了这个目标,孩子真正应该有的这段生活没有了,给他抹杀了,没有了生活的权力。这是对生命的认识极大的偏差,一笔购销了孩子十几年的生命权力,也剥夺了他个性发展的潜力。
     再一个学习是人的第一需求,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现在的苦是为了将来的甜”。现在的学习不是一种甜吗?为什么非要逼得孩子将幸福的事情变成一件损害心身的痛苦?

四、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考的取向是高分是人才。怎样能获得高分?在固定地位置填上唯一性和标准性的答案,只要答对几个要点,就能得相应的分数。唯一的、标准的答案也是在被动地接受,这完全是对学生灵性泯灭、创新力的扼杀、独立思考能力的削弱,学生面对众多的考试科目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容器!这种僵化的思维实质上是对个人专长和兴趣的压抑,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这样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就会揣摩上级的意图,而不是根据工作需要、价值和客户需求来进行工作和创新。

五、扭曲价值取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取向

    现在学生从小就没有职业培养,从一开始的文理分科,再到大学志愿的填报,掺杂了家长的不少人生态度和职业取向,又掺杂了社会的许多价值取向,学生、家长煞费苦心地跟着社会跑,可最后孩子能从中受益多少呢?
    而且现在社会价值取向集中化,集中在公务员、销售、办公室白领等职业,技工、技师、工程师等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结果不仅仅是加剧某一领域就业的竞争,而且也加剧了高考的竞争。如果不是高考,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家都有统一的价值观:当博士是一种荣耀,当技师,当工人也是一种荣耀,只是一种职业取向,谁也不觉得比谁高,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归宿。价值取多元化的结果是竞争也会相应减少,人才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大。而且因为热爱某一职业,愿意为它付出,保障了竞争的良性,当一个行当里大都是优秀的人才时,大家都能获得体面,丰厚富裕回报。

六、扼杀了很多老师的职业成就感

     现行高考制度下,有多少教育家获得了职业的成就感?高考权威或许有职业成就感,但那些真正与培养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家们有职业成就感吗?他们生活与工作不是因为职业的兴趣,即便是高考专家有的仅是升学指标的压力,每天把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逼成一个个小老头,有成就感吗?快乐吗?为了一个分数,一个指标的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的基本职能。

七、滋生诸多“教育投资潜市场”,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挤破头地让孩子上重点高中,为了能考上重点大学,考上了专科也要复读补考。于是额外花一两万上个重点中学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全国重点中学一分能值上千已经很普遍也很公开),留级复读也没有什么羞愧的。有人算过一个学生复读一年费用不下万元,这还不包括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因为有了高考,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各类辅导材料,各类滋补品、营养品等等需求滋生了,这些“需求”的出现都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这些“教育投资潜市场”让孩子过早地将学习跟钱连在了一起,将钱视为万能,有钱能上重点,有钱能获得更好的条件,这样长大的孩子,除了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功利的心,已经没有了孩子的童真与远大的理想。

八、绊倒“偏科生”,浪费专项人才。

     有的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表现出过人的禀赋,但对某一学科严重失衡,我们通常称为“偏科生”。社会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仅以高考有限的科目,绊倒“偏生科”,扼杀了其继续发展某一方面才能的机会,事实上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而且“偏科生”可能欠缺的仅仅是高考科目中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并不缺乏其它的知识,以及道德和能力素质。

九、将“后进生”赶入深渊!

   如果不是高考,很多的人不会因为一分或几十分高考分数差别,命运不会就此改变。事实上高考分数差几十分,智商并没有多大差别,情商起到作用更关键,而且情商可以后天培养。那些“名落孙山”的高考学子,他们本身不是“后进生”,但是高考让他们变成了后进生。如果让他们自己发展也会很好,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基础,成长也有很多的途径。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认同与关注,对于一部分学习智商偏弱的学生,给予全部的否定,可能会干脆到网吧自暴自弃,或者走上另外的歧途。如何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教育、转化是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教育不是将一部分人送上天堂,将另外一部分人赶入深渊。而是该上天堂的人还是上天堂,落入凡尘的人升入天堂,让走入深渊的人救回到凡尘。

十、助长考试舞弊风气,孩子诚信的天平在倾斜!

  当高考“已经成为决定人生走向的角斗场”时,很大程度助长和激化考试舞弊越演越烈,高考作弊的黑洞也越堵越大,作弊在不断升级:由个别作弊向局部集体舞弊演变,考场成了某些新技术、高科技的“竞技场”。更为严重的是从小在各种考试中通过作弊走捷径长大的孩子,道德观念在扭曲,道德价值的丧失导致一部分人今后走入歧途。另外作弊现象的愈演愈烈折射出了一种社会性的诚信危机,在各种诱惑下逐渐丧失道德自律的虽然是少数人,但诚信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天平上分量确是越来越轻,这一现状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扭转。

  作为“中国第一考"的高考,绝不仅仅只存在以上这十个问题,事实上还存在很多隐性的弊端,在我曾经写过的《教育孩子的二十个误区》还有不少。如果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取消“高考”吧!即便现行不能取消,但作为教育部门也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措施进行改革,比如是否恢复解放前的“高考”方式:高校自己招考,或者几个高校联合招考,这种方式让高校“文责自负”,毕业的学生就代表高校的水平,高校为了自己的声誉,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肯定会在招考的内容、形式以及生源的素质上下功夫,一定程度地对中等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这种方式还避免了目前大学生“难进易出”、学生质量在下降的情形。

  虽然我曾说“救救孩子,取消高考!”,但是后来想想如果取消高考,又会不会产生招生腐败等问题。我只是列出它的罪状供大家参考。我不是激进的人,我也在思考,取消高考以后怎么办?必须有一整套完整体系来保障上大学等公平公开性,杜绝腐败,否则家庭贫困或者无钱无权的学生想上大学必然遭遇不公。或许我以后会再写《取消高考怎么办?》、《怎么取消高考?》等文章。
  马上又要高考,今年的高考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祝福那些挤“独木桥”的学子,落榜的也不要灰心,没有考上并不表示通往人生成功的路被阻断了。期待今后教育部门能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更多形式的竞赛,为企业、社会、国家、民族公平的选拔出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中国道德教育的失败

归根结底是反了人性——
以无欲圣人的标准当做人的基本标准和规范,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而实际行为和道德标准的长期撕裂,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发自内心的共同虚伪。

例如“孔融让梨”教育孩子,便是“虚伪形成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一个开始。
孔融当时可能确实是真心的,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发自内心的达到这个境界——他们对这个“高尚”行为的理解和接受过程的往往是:“虚伪”表演推让一下,既能仍得到大梨,而且符合大人(社会)评判标准和要求,

还能得到赞誉,然后自然接受了这条名利“双赢”的道德行为准则。而很多大人也满足于自己及他人对孩子符合“传统道德”的行为表演的赞许,而没有看到同样“高尚”行为下,不同的动机与心理过程,以及(虚伪)人性的养成。(而且家长往往是不自觉的,被潜移默化的,很悲剧。)

于是,又一个崭新的虚伪人格产诞生了。

还是那句话,任何合理的道德规范、社会模式、风俗习惯等等的构建(包括这种圣人化的道德标准),都必须符合人性。

严重违反人性的模式、标准、规范,由于其压抑人天然的本性,所以必然不符合人类发展基本规律,而且还会受到多数人天然的不自觉的抵制,从而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必然会失败。(例子自己想吧)

最后说一句,任何反人性的东西都只会结出畸形的果实。

========================
中国式的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很虚伪的东西,这是封建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一种手段而已。封建主义为什么要鼓吹道德,进行道德教育,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已。首先把统治者塑造为神圣的天子,再把各级官员塑造成父母官,占据道德权威的位置,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合法。对于普通人,则将服从、自我牺牲作为道德,这样自然不会去反抗统治者了。

但是封建主义最分裂的地方,是统治者掩耳盗铃式的道德教育。就是统治者宣扬道德,将自己塑造成道德权威,但实际上却是按他们所宣扬的道德最败坏的一群人,他们还指望普通大众能够一直相信下去,他们是绝对的道德权威。

封建主义由于其黑社会性质的经济,可以依靠统治,不停地向大众收取保护费,聚敛起大量物质财富,同时又掌握着公共信息发布渠道,这使得普通大众只要符合封建主义的道德标准,就有可能被塑造成道德模范,不仅自己和子孙后代可以进入封建主义的统治阶层,参与公共财富分配,从而获得大量物质财富,更可以通过公共信息渠道,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历史,成为现在和将来的人的膜拜。尽管这些人可能内心,远不符合那些道德的实质。

大众可能会一时相信,一时接受,但是时间一长,魔鬼的伪装总是会暴露出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自然大众也就明白了所谓的道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就出现了分裂的一幕,封建主义的书本和教育体系进行道德教育,普通大众却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在追逐利益,而且由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败坏,更给普通人追逐利益提供了最好的借口,皇帝都这样,贪官污吏们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这样。

中国式的道德教育,或者说封建主义的道德教育,就好像是一出变态的皇帝新装,皇帝赤身裸体地在裸奔,各级大小官员也在裸奔,却不停地向大众说教,我这是一种特殊的衣服,你们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才能看见,大众们将信将疑,最后明白了,自己也裸奔了,也说自己也是穿着一种特殊的衣服。就好像封建王朝的末期,最后道德的彻底崩坏,就和群体裸奔一样。末代的封建王朝行将灭亡,为了维护统治,疯狂镇压普通大众,而农民起义同样也是疯狂屠杀。

中国式的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为封建主义的统治服务的,就其这一目的来说,是部分成功的。但就促进人的进步和发展来看,显然是失败的。

要想在中国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先从革封建主义的命开始,先从统治阶层和普通大众,遵守同样的基本规则开始。

==================================
q: wk,你不要以為现在做不到,就觉得那个时代做不到?
那个时代质疑这些人要杀头而已。只能说现在民智开了,封不住了。
古代还路不拾遗呢,你信么?

q: 真不理解你们这些人如何想的,算算当时有多少没算人力的义务劳动,也仔细想象那样艰: 苦的环境中中国

怎么搞定的两弹一星。
有组织的“义务”罢了,和现在不“自愿”献血上不了考研一样。
不“组织”了还有几个人义务劳动?

q: 再往前想想,延安作为党的领导人集体,天天住窑洞,吃的是粗粮、黑豆。
所谋者大,创业者能吃苦是因为将来能发财。
如果他们真的很高尚,革命成功后就该隐退而不是拿政权
权力同样是一种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

q: 有篇回忆录,讲 萧劲光某次去见毛泽东,结果看到下午了毛泽东还在被窝里面批改文件,问老毛为啥不起床,老毛回答,“江青比较爱干净,把他唯一一条棉裤给洗了,他起来就要光屁股了”。
同上。革命都是劣币淘汰良币的机制。都是最阴险狡诈凶狠的人上台,最终也是如此。
蒋干掉了竞争的军阀,是因为他道德高?毛干掉了蒋,是因为他道德高?

q: 榜样力量是无穷,我认为这点是绝对正确的。否则你以为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那些为了大局敢于牺牲的先烈们为的啥?
这很简单,所谓榜样就是,一边美化掌权者,以便自己掌握权力这个最大的利益。一边号召群众牺牲、奉献,

以便自己获取。这就是中国千年以来的道德本质。

=========================
君不见现在的那些资本家,都喜欢跟员工讲无私奉献,无偿加班,公司第一,与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它,这种道德观,本来就是奴隶道德,鼓吹这种道德,只能导致奴隶遍地,无道德和虚伪。
像奉献,你看,正常国家也讲奉献,但是,一自愿,二是关注弱势群体,讲求的是中产或富人奉献给弱势群体,强者从社会得益,而后奉献社会。而在奴隶道德国家,奉献,一是强制,二是很有意思,它们通常鼓励和鼓吹最弱势的群体奉献,弱者奉献出自己的财产汗水给不劳而获的掌权者。

这不是消极积极的问题,而是是否强制,是否强弱倒转的问题。

  《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任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老板的子弟。

  (广州讯)中国少数“富二代”网上晒富、豪车聚会、飙车撞人等行为近来备受社会关注,江苏省花钱为他们开培训班的消息更是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北京媒体工作者石述思近日发表博客,列出的“穷二代”18条标准在网上广泛转载,唤起人们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关注。

“穷二代”18条标准

  据大洋网报道,石述思列出的“穷二代”18条标准是:

  一、在各种“拼爹”(注:比拼老爹,指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游戏中失败;

  二、感到当农民工和大学生区别不大,于是勇敢地放弃高考;

  三、别人说:家里钱不是问题,你说:问题是家里没钱;

  四、寒暑假,经常需要到田里收庄稼或在城里打工挣学费;

  五、有当城管的冲动,能罩着天天被驱逐的父母;

  六、经常有扼住命运喉咙的冲动,但每次喉咙都被命运扼住;

  七、如果读过《红楼梦》,最受触动的应该是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八、对“宁当富人三奶,不嫁穷人”的说法强烈认同;

  九、从不思考“永远有多远”这样的蠢问题,却经常为明天发愁;

  十、在城市经常被取笑甚至欺负,熟悉各种人的白眼;

  十一、从迷恋个人奋斗到觉得奋斗根本改变不了命运;

  十二、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是农用车、火车和长途大巴;

  十三、熟悉人民币分币的购买力;

  十四、家里往往有没有户口的兄弟姐妹;

  十五、有仇富心理,并十分痛恨贪官,觉得他们不仅夺取了你父辈的财富,更夺取了你翻身的机会;

  十六、害怕自己尤其是家人生病,特别是慢性病,因为没医保;

  十七、经常看《读者》之类的“心灵鸡汤”,但好多姐妹为生活选择了“出卖自己”的方式;

  十八、大体认同这样一种说法: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双手解决,无法反抗就要学会接受。

  石述思对“穷二代”的定义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没有致富的产业工人或者农民,他们的子女如今有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

  他说:“如果符合其中部分标准,那就需要高度警惕,努力鼓起生活的风帆,最终还要靠你的努力。”

  有人指出,“穷二代”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富二代”,是在生活压力下苦苦煎熬的“倒霉蛋”。

  他们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社会稳定,有理由赢得政府和社会更多关注和关心。

杭州的飙车案出现后一直是社会热点,首先是对于案件的性质和车速的质疑不断,后来就是审判时的替身质疑,而当时的照片与庭审的图像确实差别很大,怀疑是正常的,刚刚看到报道说质疑的网友被抓了,罪名是造谣,这里让我感到更深的社会和司法问题,不仅仅是这个案件的个案。

新华网讯:发帖质疑“5•7”交通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的天涯网友熊某被行政拘留,法律依据是【治安处罚法】第25条。看到这则消息,我们结合法律进行分析一下:治安处罚法第25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何谓谣言?何谓谎报?实际上就是你明知是假的而加以散布!如果不是明知是假的,就构不成谎报,最多是主观臆测!对于一个事情大家不相信,就有质疑的权利,也有发表质疑言论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但是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就在于对于你明知是虚假的东西还要进行质疑,你的主观是有恶意的,给社会客观是有危害的,当然应当承担责任,所以是言论自由还是散布谣言,法律的规定是清楚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在中国的司法制度下产生了空隙。

本案是质疑警方,公开质疑本身不应当作为谣言,虽然是警方进行了澄清,这样的澄清社会就一定全部知道了,如果在不知道警方已经作出了澄清的情况下再进行质疑,应当也是合理的,更何况即使是但是你依然可以不相信可以质疑,没有依据说你是已经明知真相。所以这样的地追捕,等于是说警方说的一切就是真相,大家质疑就是明知真相的谎报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何谓批评?就是批注、评论、评判,网友在网络上的质疑是宪法里面就有的权利,即使是对于警方的澄清,也不能就此说明没有继续批评的权利,这里要与谣言区别,在【宪法】同一条中还规定: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胡斌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照片与庭审的时候差别很大,有怀疑是非常合理的,在警方澄清后继续怀疑是否合理,那就要看具体的事实,在这里就出现了中国司法制度的空隙:警方澄清后不允许怀疑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要是把问题放到反面让你可以怀疑一切,不顾一切情况均可以质疑政府的问题,就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颠覆者以机会,也是不妥的,在西方司法制度里面,这个问题是解决的很好的,那就是让社会上随机选取的12个人组成陪审团进行判断和投票,如果大家都可以认为政府澄清的是合理而且你也应当明知了,证据就确凿了,否则就不成立,这样的心证的原则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而对于我们的社会一切需要实证,这样的内心是否认可的明知的实证就只有口供,而让被质疑的公安部门取得口供且没有沉默权,这样的公正是很难服众的。这样的司法空隙是我们的制度性的缺陷,法律是严谨的,是不能有制度性的空隙的,否则就会被人钻法律的空子,现在这样的案件就是在这个空隙上,如果按照疑罪从无,司法机关的做法就是有错误的,这是立法中的问题,在法制社会对于法律缺陷被钻空子只能是通过以后的立法解决。

我们再看一下,对于这样的案件,在西方的司法体系中,是否也可以这样的质疑呢?答案可能会令所有人意外,西方这样的行为得罪刑比我们的散布谣言要重很多,在西方这是藐视法庭罪,西方有一句非常强的话,叫做:陪审团永远正确!如果你没有特别的证据而质疑陪审团所做出的判断,你要承担很重的刑事控告的!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没有陪审团这样的机制,最后这样的权利就交给了皇帝,重要的案件都要皇帝勾决,普通的案件也可以由于御史等等的弹劾到皇帝,而皇帝的钦差都有权放告等同于皇帝的权威,如果你没有下面审判人员舞弊的证据而质疑皇帝勾决之大案,你就有可能涉嫌欺君之罪,而如果你有证据变成审判的大臣欺瞒了皇帝,审判的大臣就是欺君之罪,这样的重罪保持了一个社会的公信力,所有的老百姓都相信皇帝不会恶意陷害你,并且以此为前提,即使是陷害那也是君要臣死的事情,而对于皇帝对没有威胁皇权的老百姓,也确实是不会陷害的,哪怕是昏君、暴君也是如此。

我们在历史的专制时代皇帝有绝对的公信力,谁怀疑皇帝的权威等同于造反;在西方的民主社会有法庭的公信力,陪审团是永远正确不许质疑的,而且西方的法庭还与宗教信仰结合,上法庭是要拿着圣经对上帝发誓的,而我们现在既不是西方的民主社会也不是历史上的君主时代,我们的绝对的公信力在哪里?如果没有这样的绝对公信力的存在,必定是要不你不让大家言论自由控制媒体,要不你就要面临公信力的缺失国家主权的不稳,而控制媒体和言论,人们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反对问题更大,而且在网络时代网络上的言论难以控制。

对于西方也不是媒体什么都可以评论和质疑,对于西方的陪审团的判断就是不能质疑,就如辛普森案件媒体就不可以说陪审团认定无罪是违法,也不能申诉要求重审,西方的陪审团人员是随机社会选取而且是法庭原被告双方共同认可的,陪审团庭审后做出决定是在指定地点由当事人双方在门外看着的,陪审团的舞弊在制度上就没有什么空间,这样把陪审团的公信力定义为无限,下面的做法就是西方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一切司法最终解决!法庭判定的事情是不能质疑上访的,除非你有特别的证据证明法庭存在错误。像中国这样没有证据的质疑法庭的审理,西方是违法国家法律的重罪,确实可以跨省追捕的。

我们历史上的最终裁决是皇帝,皇帝不会犯错误,但是我们知道实际上皇帝有很多错误,而且错误不纠正会导致王朝覆灭,但是大家同时要认识到保持皇帝的权威也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我们现在的绝对公信力在哪里?我们什么都可以质疑,法庭终审以后还可以申诉、信访、上访和舆论谴责,而我们的司法腐败等等社会不公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环境土壤,这样了无尽头的缠讼对于社会的稳定是巨大的伤害,我们不让这样的缠讼下面的枉法违法就更加猖獗,我们现在的制度没有一个具有无限公信力的东西,也就是社会没有这样的一个定海针!

我们应当有我们自己绝对公信力的东西,否则对于胡斌这样的飙车案,对于公信力就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现在的造谣案,不让网民评论有问题,而让无限质疑去怀疑一切也是有问题,现在我们的公信力地丧失也与之有关,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国家的战争可以是信息战和意识形态战争的时候,颠覆一个国家可以不依靠武力的时候,对于国家安全都是重大的威胁。

对于一个案件,我们旁观者更需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件想到如何改善我们的制度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言论自由,我们需要开放对于媒体、网络的行政限制,但是我们需要有制度的制约不能有无限的自由,而我们接受制度的制约的前提就是这必须是一个好制度,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是需要全社会思考的。

始皇帝当年也玩GDP?

    昔日,秦始皇大搞建设项目,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还很有必要,因为这些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正是在郑国渠完工的那一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中国的灭六国之战。

    但是,另外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就劳民伤财了,大大透支了国民的财富和幸福:长城、阿房宫、兴乐宫、梁山宫、骊山墓等等,无不浸满民众的血泪。仅宫殿,据史书记载,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直到泾河一带全部都是宫殿群。

    秦始皇的“高速公路”同样非常气派。从公元前229年开始,秦始皇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驰道——“车同轨”,均宽五十步。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其中,秦直道从帝国都城咸阳开始,绵延向北,穿山越岭,一直通到大漠深处的九原,全长700多公里,堪称两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

    大搞建设项目的秦朝,一定是GDP增速最快的时期,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掠夺民众财富和残害民众幸福的基础上的,最终,有的建设项目没做成,秦朝就土崩瓦解。所谓,民富则国强,民穷则国亡。倘若民不富,GDP增长再快又有何用?秦朝留下了兵马俑,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生动的教训。

周年祭!

忙的差点忘记了
 
365天前的闹剧狂热,文阅兵的威严。
 
闹运会。呵呵
 
YY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