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06年6月8日


《对话》与民营企业谈就业

  尹明善:重庆立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化腾:腾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 瑾:联想(中国)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刘 浩:智联招聘网首席执行官

  张建国:中华英才网总裁

  主持人:好,谢谢大家,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的《对话》。再过两个月呢,高校大四的学生们将会走出校园了,我想我们很多朋友都听到大学生常常在抱怨,找一个合适的工作那么难,当然与此同时呢,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企业在为这个事情而发愁,他们也在抱怨为什么我们找一个合适的人才会那么难。这对矛盾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大呢?在上周的节目当中,我们邀请了柯达公司的叶鹰女士和欧特克公司的高群耀先生,从外企的角度来关注了一下这个话题。那么这个星期的节目当中,我们想要和大家一块从民营企业当中来找寻答案,我们为大家请到的这两位嘉宾,他们的年龄相差非常大,他们从事的行业可以说也是相去甚远,但是他们一个是以善于用人而著称的老牌企业。另外一个则是大学生心目当中的最佳雇主,我相信他们今天的一些真知灼见,可以成为我们大家求职路上的最佳的参考。那么好,接下来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两位嘉宾,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先生和腾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先生,欢迎两位。你好尹总。

  尹明善:你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节目一开始说了两位很多的不同,事实上今天两位出场,站到一块,你们各自能不能够发现其实两个人之间还是会有一些相同之处。

  尹明善:首先我们两个人都戴眼镜吧,

  主持人:第一个抢答正确。

  尹明善:但是没有戴眼镜的别着急,不戴眼镜我们也招聘。

  马化腾:我觉得第二个相同点是我们两个都长得比较苗条。

  主持人:身材比较苗条。

  马化腾:对。

  主持人:马先生是被大家誉为非常帅气的首席执行官,尹先生他像不像您年轻的时候?

  尹明善:年轻时候可能有,应该差不多。

  主持人:马先生对未来有没有什么憧憬?这是您的一位前辈和偶像,

  马化腾:对,因为尹总是我的父辈的人物吧,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尊敬。那么今天呢,主题是讲大学生就业嘛,所以说我也想抛一个问题给您。

  尹明善:好。

  马化腾:您看像我这样长这个样子作为一个老大学生的话,到您的企业去应聘的话,您看能够接受吗?

  主持人:有没有机会啊。

  尹明善:比身材我就可以给你打高分,说明你吃苦耐劳,不是长得那么臃肿,那么悠闲,所以身材这关你是过得了了。

  主持人:全国的减肥热潮会从我们这期节目开始,因为所有的人都希望雇主能够认为自己是勤勤恳恳努力在工作的。其实开玩笑,说了那么多大家的相同之处,我觉得两位最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我们大学生心目当中的最佳雇主,那么我想请教两位的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环境对于求职者的要求和过去相比是更严格了一些呢,还是更宽松了一些。

  马化腾:首先我觉得随着这个企业的发展吧,应该说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是肯定的。另外一方面呢,由于这个现在这个网络社会吧,应该说信息非常发达,所以很多咨询是比起十年前来说是透明很多,那这样的话对于大学生来说,它其实看到了用人单位其实上是已经了解了很多数据可以来进行筛选。

  尹明善:我想一个现在的形象可以这样说吧。黑心老板趁机杀价,无奈学生主动降薪。

  主持人:这个是现实的一个真实的写照啊。两位在这个问题上又有一个相同的答案,那就是现在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是越来越严了,究竟严在什么样的地方,在接下来我们的探讨当中,他们俩人的观点会不会像今天他们的年龄,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我们请两个人就座,我们慢慢来对话。好,有请两位。

  在节目一开始我就说无论是我们的力帆或者是我们的腾讯,都是大学生心目当中的最佳雇主了,我想问一下马化腾先生,因为我在其他的场合看到过你说出这样的话,就是说找到一个好的人才真的是非常非常难,你看今年你们又做了高校的这种巡回演讲,而且我们今年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将会达到413万人,这么多人供您选,你是不是还会觉得挺难选的?

  马化腾:我觉得这个好的人才总是缺少的,事实上很多人直接把电子邮件发到我的email里去,QQ号码。

  主持人:他们会通过QQ跟你交流吗?

  马化腾:是。因为他对我们的业务还非常了解,而且很多人是在简历的之后还带了一个方案、建议书,还有一个商业计划,说他其实有很多的想法,其实腾讯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做,我觉得这个都非常有创意,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主持人:您也看得出同学们是求职若渴,我不知道这方面我们力帆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尹明善:就是说没有那么难,要招一个学生,我们传统制造业相比之下新的学生愿意到我们这来比到他们那相对要少一些。

  主持人:少一些。

  尹明善:但是每年我们是感觉到招不到人。一方面我们觉得缺乏人才,但是另外我知道事实上人才有的是,始终没有那个缘分,就像天下有的是美女,有的是靚男,但是总是找不到一种恰当的配合,难就难在这。

  主持人:那对于企业来说,对于雇主来说,肯定在你们的心目当中对对方也有一个期待值,也希望您招的人才是属于符合自己理想当中的要求的,究竟这个要求会是什么呢?您能把这个美女或者是靚男给我们在现场勾勒一番吗?

  尹明善:一条呢,我认为胆大,胆量甚于见识,就胆量胜过见识。第二条就是通才胜过专才,第三条我认为天下事,窗外事比圣贤书更重要。我们不是经常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我考察一个人才就是看他对天下大事,世界的时政,国内的经济变化,包括我们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他有什么了解。无论他成绩多么好,如果他只是圣贤书读得蛮好,天下事他两耳不闻的话,这种人我不太喜欢。

  主持人:刚才尹先生大胆地说出了。他心目当中的美女个靚男的标准。我们看一下马化腾先生心目当中的这个标准跟尹先生一样不一样。

  马化腾:对,因为我是做技术出身嘛,所以说我来看,如果说一个非常好的技术人才的话,特别是对一个产品的感觉非常到位的一个好的人才来看,可能我们更注重一个是专业的技能,而且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如果说他的岗位在做一个比较综合性的,需要更多沟通的这样一个职位,我们会更加关注他的一个综合素质,如果把这两点比作人脸上的双眼皮的话,长了一个双眼皮,而且很均衡的发展是最好。

  主持人:好。

  马化腾:同时我还要求这个人才最好是价值观是跟周围的同事和企业理念是一致,而且我们腾讯的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正直,所以说你要描述的话我可能说,我觉得鼻子要够直够挺。

  主持人:鼻子够挺,双眼皮,就是专业技能和这个综合素质都要同样地强硬。

  马化腾:对。

  主持人:这是两位的希望。在现场其实有一部分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应届大学毕业生。大家觉得自己其实符合刚才我们两位老总提出的这种用人标准的,来,请举手。全场鸦雀无声啊,两位,我在怀疑是不是我们的标准过高啊,尹先生您觉得。

  尹明善:不,我也是经常一群来应聘来,我就提个问题看谁敢举手,往往先举手的就有胆量。

  主持人:祝贺你的胆量。来,我们请这位有胆量的同学站起来一下,好吗?你觉得刚才像尹总提出的比如说要大胆,要通才,要多了解窗外事,对大学生的要求会不会苛刻,从你自己的感觉来说。

  学生:我觉得来说不算苛刻。

  主持人:不算是,算一个正当的要求。

  学生:应该是作为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只要在学校感兴趣的话,一般他都会参加一些社团,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兴趣,而且如果说学生会主席的话,可能学校只有一个,但是做其他喜欢干的事,就是有一些领导能力的还是有很多学生的。

  主持人:好,谢谢你,请坐。其实我刚才看到现场情况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在想说我们两位雇主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但是真的从他们各自的体会来说,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苛刻的要求,那我还想进一步来打探一下两位,在你们的心目当中是不是会有一些特别的坚持,比如说某一类的人,或者说某种素质的人你们是坚决不会去用他的。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标准在自己的心目当中?

  马化腾:我觉得还是有的,尤其是在社会招聘的时候呢,特别看中的是他的过去的一些经历的一些事情吧,我们更加看中他在诚信方面、品格方面的一些方面。

  主持人:这个诚信和品德你会通过招聘过程当中的什么环节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马化腾:有一些是当面了解,通过对答的感受,有一些是根据他认识的人,我们做一个参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他的情况。

  主持人:那您遇到这样的人吗?在诚信上完全不符合公司的要求。

  马化腾:有遇到,而且我们遇到放弃的时候觉得非常艰难。

  主持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您跟我们介绍一下。

  马化腾:比如说他在互联网的某一个产品非常强,而且带过团队,但是我们发现可能过去他在其他公司做的时候,他可能后来把技术和这些程序带走了之后,甚至还挖了很多人走。当然他从能力上来说非常好,经验非常好,但是我们最后决定还是不敢要。

  主持人: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尹先生面前,您也会跟他选择一样的做法,把他淘汰出局。

  尹明善:但是我首先非常坦率地告诉大学生朋友,当今的科技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考虑得出你这个人今后是有用的人,有本事的人,没有指标,哪怕成绩单也不能说明问题,所以往往每个企业家就根据自己的多年的经验,比如说我总结了几条经验,就前面你讲了哪一种人我不用,一个是我说胆量胜过见识,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表现胜过谦让,对于那种谦让的人,发言不敢举手,你问他,他说我把机会给人家,甚至走路都不敢走前边,坐座位都不敢坐前排,这种人我不会用他。

  为什么呢?因为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每一个去了,就需要你冲锋陷阵,大家都在谦让躲在后边,我这个企业怎么办,还让我这个69岁的老头子去冲锋陷阵啊,所以我很希望有一些出头鸟,所以一句话我很喜欢出头鸟,所以我认为出头鸟才是人才,尽管我们中国人说枪打出头鸟,甚至造船还说也许有一天我栖身在枝头,反而成了猎人的目标。

  主持人:您连造船的歌都会。

  尹明善:这句话,我认为这句话误导了我们年轻人,年轻人就敢于当出头鸟,敢于登上枝头,敢于冲上云霄,而这样的人今后才可能有所作为。

  主持人:但是如果当他和这个才干发生一些冲突的话,你的内心会有一些矛盾吗?会不会觉得说放弃他或者说不用他也蛮遗憾的,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尹明善:才干永远是通过学习和培养提起来的,所以有时候他觉得能力不够,有的人我发现他确实很有胆量,能力也差一点,那我就衡量,通过我的培训、引导,今后会不会成才,除非是我觉得他智商实在是太低太低,那是少数吧,这是少数,那是少数。所以玉不琢不成器,你好好雕琢的话多半都能成器。

  主持人:在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阵容当中,张谨也是从事人力资源方面工作的,在听两位老总谈他们用人的时候,谈到他们的一些苦恼,你自己有没有想到你自己曾经在工作当中也有过类似的一些经历,他们碰到的某一类人是坚决不用的。

  张谨:那我觉得有一种人可能就说我们觉得用的时候会比较别扭一点,就是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好象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或者是对自己的自我发展没有合理的预期。那有的学生一来的话,他就希望我一年当主管,两年当经理,三年当什么,然后四年五年以后就成了腾讯这样的老总,这样的职位,其实员工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步都是积累,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来说,头两三年都是学习成长期间,所以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可能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吧。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的两位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一位是刘浩,一位无张建国先生,他们都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企业的老板。这样的一个双重身份让你们看这个问题,会不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角度和不一样的结果。

  刘浩:从我来看今天我们把二位当做民企的代表来去谈论这个用人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民企跟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面,其实这些年一直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开始在趋同,反倒是可能不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他的规模和他在哪样的一个创业,还是快速成长,还是稳定这样不同阶段的企业,他的用人可能会稍有偏重。比如说刚才二位都不同程度提到的一个人的专业素质,比如说他的品质所代表的职业素养,二位的企业应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都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既使是快速发展但也是相对成熟稳定。在这个阶段呢,强调这个得呢,可能都还是,就是是抓最主要的矛盾了吧。

  张建国:因为我原来也在企业,原来我在华为,在华为工作了十年,那么当招聘的时候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总体考察的话有几个素质,一个就是成就感很强,第二个的话责任心很强,第三个就是他有学习能力的,成绩跟学校、专业都是次要的,往往在班里比较有成绩的话,前三名的可能会被排除掉,这个客气的好象有点不太正常。往往在班里成绩十名左右的话。

  主持人:最受欢迎的。我想问一下马化腾先生在读书的时候是属于前三名的,还是前十名的。

  马化腾:我从来没进前三名过。第四到第十名之间。

  主持人:第四到第十。当前三名的同学被老师一直表扬的时候,你的心里不会觉得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

  马化腾:我觉得也不会啊。

  主持人:也不会,乃至我们第四名今天做了这样一个好公司。

  张建国:所以这个也是印证了这么一个理论。

  主持人:但是不能让我们都不去考第一啊,考第一并没有错对不对?

  张建国:对,个人可能学习的目标不一样,但是对企业来说,需要的人才确实是一个综合性人才。

  主持人:那你们作为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肯定会非常关注社会、环境和企业对于这些应届大学生的比价,对于大学生比较负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就您所听到的来讲。

  张建国:总体评价一个普遍的总体现象,一个比较浮躁。就是这个也能干,那个也能干,但就是真正干事情的时候干不好。再一个吃苦的精神可以说比十年以前的大学生会差一些。

  主持人:就是这两点比较集中。说到这个吃苦精神,真的像大家想象这样吗?我们请老一代来举一个最苦最苦的事情,让新一代来感觉一下能不能承受得了。

  尹明善:其实我的说法刚好和他有点相反,不是相反,就是我是侧重另外一个侧面,其中我认为吃苦不是主要的,我经常讲一句话,进来了之后,我就跟我们大学生们反复讲一个话题,就是受的屈胜过吃的苦,受的委屈比吃的苦还更为重要。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观念很有点误人。就是什么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甚至我们四川的土话冷饭冷菜吃得下,冷言冷语受不了。其实我告诉大家,成功的人士七分是靠受的委屈,所谓受胯下之辱,只有三分才是靠吃苦。中国人吃苦的人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弟兄不能吃苦吗?重庆的棒棒军不能吃苦吗?所以中国人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话不对,我说吃得苦中苦不过忍中忍,要受得屈中屈,才方为人上人。

  我要告诉你,你比方说这两个人,我怎么提拔他。我怎么来提拔他?我没有一个精确的体系可以把他全方位考察得出来,那我就看,哪一个人他老是受不得委屈,你看经常很多人找我讲话的时候。

  主持人:抱怨。

  尹明善:抱怨,就说尹总啊,我加班加点没关系,我星期天不休息都没关系,可是那个领导老是把我看不上眼,或者说老是人家评比上先进了我评比不上。

  主持人:你一听这个抱怨就。

  尹明善:这个事太多了。所谓百炼成钢,不怕,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所谓日久见人心,久了之后同事们会发现你,领导会发现你,你看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人士哪一个人没受过多少委屈倒苦水,如果我倒苦水的话三天三夜也倒不完。

  主持人:你看看你身边的这个年轻的马化腾先生,他也没有您头上的这个皱纹,说话也不紧皱眉头。你觉得他有没有吃过苦。

  尹明善:他吃苦是肯定吃过了,但是我估计受委屈他是属于那种英雄出少年,运气比较好一点,但是中国有几个腾讯哪?中国有几个腾讯的马董事长,所以这种恐怕一般的人要达到他这个地位的话,那受过很多委屈,经过很多折腾之后,才能在他那种,一般地说要比他年龄大了很多之后,就像我,大了很多之后才可能有个地位。

  主持人:马先生您真的受过委屈吗?真的吃过苦吗?

  马化腾:首先我非常同意尹总刚才谈到了,其实谈出了我很多心声,谈到我个人受委屈吧,我觉得肯定是有的,而且在创业的时候和在企业里面,可能是办企业的时候受的委屈会更多一些。

  主持人:什么样的委屈。

  马化腾:我们最早两三位全职出来去创业的创始人吧,非常的艰难,我还记得我们开始其实并没有做QQ,而是做很多的系统集成,而且做了很多项目,也就是求了很多企业给我们软件订单,说让我们开发软件,我们写很多的产品介绍,发出去,但是经常是闭门羹,人家连见都不见你,然后我们技术出身,脸皮特别薄,出去就是比较胆战心惊的,然后就是给人拒绝,根本见都不见的话也不知道怎么办。

  主持人: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马化腾:对,那时候我还记得跟同伴,就是最后没办法我们的服务器托管都没地方放,也没钱,就是坐在草坪上商量我们后面怎么办,那时候其实也是很彷徨,就是觉得说,觉得为什么这么艰难,你可能在企业里面不用想这些事情,不用想房租、水电这些支出的事情,我觉得受的委屈和这个挫折还是蛮多的。

  尹明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年轻的大学生进了工厂之后普遍存在,就是他们往往认为我自己比我自己的顶头上司行,甚至比我高两级的都行。这个可能也是客观存在,但是我说我现在没有办法,没有一个指标能够证明你比你的上司行,我们肯定是尽可能的追求公平,但是我今天是跟大学生对话,所以希望大学生你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往往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你最好能忍则忍,当然你忍无可忍,此处不留爷,定有留爷处啊,那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既然说到和大学生的对话,那么我想特别站在我们大学生的立场上来说两句话,其实刚才我们的现场的各位都提到了目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的一些负面的评价,我们在这没有说正面的评价,而是列举了一些他们比较浮躁、他们的吃苦精神不够,甚至还有说他们挑肥拣瘦,他们眼高手低等等这样或者那样的,但是我想起一句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每个人都是从年轻走过的,像尹总和马先生现在对于自己所招收的人才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想知道一下如果是回到几十年前的尹明善先生,和回到十多年前的马化腾先生,今天我们在这里说到大学生身上的一些上代完善的地方,在你们身上会不会有存在呢?

  尹明善:所有的年轻人都是一样,所谓少年狂嘛,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我刚才讲了最普遍的一点就是,我认为我比我顶头上司高很多。

  主持人:你当时就这么觉得?

  尹明善:是这么觉得,没错。无论是文字武功我都比他强,干吗他要领导我。

  主持人:非常的坦诚。

  尹明善:结果就吃大亏,所以有时候忍不了,当面不表现我就背后跟同事理论说一说。

  主持人:嘀嘀咕咕。

  尹明善:这个话传上去了,所以我得到的机会基本上就。

  主持人:少而又少了。其实马化腾先生现在也很年轻,在你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有没有也有类似这样的青春冲动,会被一些成熟的人看起来完全不成熟和个性亟待完善的地方还有没有?

  尹明善:有的,我记得我在原来单位,后来我才了解到有人给我的评论就是说,其实技术其他都挺好的,就是可能有时候说话不太注意,有时候说了一些可能不该说的话,我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话会不该说。其实事后看呢,我觉得应该鼓励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年轻人嘛,他想法多,他敢想,有激情、有梦想其实应该是鼓励的,不应该是打压,而且我觉得没有这样激情的这种大学生,我觉得这个企业就更加没有年轻的活力了。

  主持人:看来每个人都是有感而发,如果说刚才在年轻时代的这种个性上被苛求的时代,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可能会成为自己成才路上的绊脚石,可是现在我看到你们早已经跨越了这个绊脚石,早已经成熟了,而且也在日渐地完善当中,我们就很想知道究竟这个完善的过程是如何铸就的,这些绊脚石是怎么移开的,是不是自己在这方面做了什么样的调试?

  尹明善:我年轻的时候,我虽然很冲动,虽然很冒失,但是我确实有本事,确实真心想把事情干好。比方说就是,其实我也很会讲话,但是呢。

  主持人:口才很好。

  尹明善:口才很好,那就看什么样的场合了,有时候你还得让同事们要先讲,或者是上级先讲。但如果你点从我讲,我一定会讲。你像我讲的,我要是坐座位我敢去坐第一排。

  主持人:肯定冲到第一排。

  尹明善:但是我不一定第一个讲话,他如果但着我讲我肯定敢讲,这些当然也是一种个人修为,我并不主张年轻朋友学我,我只主张你们胆大一点,因为我们国家太需要有些冲锋陷阵的人,尽管我自己,我又学会了什么谦逊所谓了怎么怎么样,但是我并不希望我的员工,特别不希望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锐气,哪怕是你四十岁、五十岁,我都年近古稀了,我一天到晚是想的怎么样冲锋陷阵,不甘落后,永远想做点什么事情,因为可能大家知道吗,我是55岁来创业,按照一般人的说法55岁的话应该回家养老去了,但是我还是有种进取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年轻朋友,我不希望你们把棱角全部磨尽,但是我说一方面要受得委屈,但是永远表现自己。

  主持人:永远要善于表现自己。

  尹明善:善于表现自己。

  主持人:我想看看马化腾先生您的这个成长的过程,从大学校园出来进入到职场,您有没有觉得会有什么样的不适应在等待着您。

  马化腾:我觉得是可能人际关系开始有些复杂吧,就是原来不太擅长处理这些事情,但是后来发觉是这个社会还是比原来想象中还是复杂的。

  主持人:你有没有得罪过同事?当年。

  马化腾:倒没有得罪,因为我态度还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看得出来。

  马化腾:尽量都是必恭必敬去交流。但是有时候感受到特别是我们做技术可能会觉得,我们很希望有一个氛围可以大家互相学习,但是我们也遇到过可能是性格的问题吧,我们看到有些同事他就会在技术上会有些攀比,他可能担心你做得好了会对他的发展是有害的,是不利的,甚至会有意识地限制你,那我就觉得心里非常不舒服,我觉得好象以前不至于,好像在学校里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那你怎么会面对这样个现象呢,这完全是出乎自己意料的现象,并不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来的。

  马化腾:对,没有办法了,只能靠自己努力了,自己自学,你也没有办法完全改变这个事情,只能去接受,而且去适应它。

  主持人:其实两位刚才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确也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成才过程当中的这个绊脚石慢慢的一点一点搬开的。在我们现场除了这些应届的大学生之外,其实还有一部分是已经进入到民企去工作的,他们在职场上其实曾经也遇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我们今天也请他们来告诉我们这个烦恼究竟是什么,有没有谁能告诉我们在面对这些烦恼的时候我们究竟该做一些什么。有没有谁?

  观众:我所在民营企业当中碰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是觉得我的工作得不到认同,但是我在做这个企业的过程当中,我们曾经要投资一个商业项目,这个商业项目经过我们很多同事,包括我们的营运人员,采购人员,以及我们财务人员,以及项目开发组的一些人员,这些人员我们组成了一个项目决策的程序,通过我们来出一个项目的评估报告,对这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我们预测到这个项目在未来两年内它的现金都不可能正常,它都不可能来盈利,那么这个项目我们判断是不应该来进行这么大投资,但是我的老板最后还是,就是绕开所有的决策程序,他说你们只要带着耳朵来听就行了,也不用带着嘴来说这件事情,这个事情我来拍板就够了。

  主持人:所以那个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这种工作热情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观众:对,因为我们是熬了无数个日夜。

  主持人:毁灭性的打击。

  观众:所以最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

  主持人:类似的事情我在一些在民企从事工作的朋友口中也听到过,像刚才我们这位女士说的应该就是干得好不如态度好,你就老老实实地在那干吧,就不用去想那么多的事了,反而还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这是一个苦恼,还有没有谁有苦恼?

  观众:我觉得这个就是我在民企工作的时候给我的那个感觉,可能就是那种家族式的管理。

  主持人:您在民企工作了多少年?

  观众:最长的就是,等于说我从校门走出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民营企业,对,我在那工作了四年,那当时就感觉就是说,因为我们的老板是他的这个家里边有很多很多亲戚朋友在企业里面,那么在这里边呢,就是会有一些重要的部门,重要的决策的一些人员也都是他家里边的一些朋友或者是应该说是亲戚吧,那么就是说你感觉会有一种特别特殊的一种氛围,或者特殊的一种这个,企业的这种环境就不太对,就让你不太舒服,你做事老是那么战战兢兢的,然后你的人际关系处得也是如履薄冰,特别的费劲。

  主持人:谢谢谢谢,请坐。刚才我们在现场听到了一些在民企工作的员工的真实的心态,我想对于今天的工作者来说,和当年相比,环境或者企业或者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换一句话说呢,就是僧越来越多,粥越来越少,我觉得我们不妨从刚才那一位女士的烦恼说起,其实她的烦恼概括起来应该就是干得好不如关系好,因为你的上下左右好象所有的人都是来自于和老伴有千丝万缕的这种关系,尹先生您是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词,你觉得她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够在这个环境当中有更好的发展。

  尹明善:首先我相信刚才确实苦恼讲的是真心话,但是集中在一块,有点像民营企业用人的声讨会。但是我说是对的,因为你们碰见的都是不怎么好的民营企业,还有好的民营企业。正因为有很多民营企业不怎么好,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专家统计,平均只有2.9岁,也有可能有3.4岁,反正没有说4岁5岁的,这是一个根本原因。那我对你的劝告是什么,就是你还辨别不出来这个企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的时候,碰见这种关系我就送给你两句话,第一要宽容老板的使用亲人,要反对老板不用贤人。你贤人也不用也不行哪,所以我经常讲一个民营企业在用人上要深沉得下去,既要用亲人,又要用贤人,叫贤亲并举,我还总结了两句话,叫做用人为亲是为了稳定,用人为贤是为了发展。如果不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个民营企业干起来也真难,如果说百分之百的用贤人,一个亲人都不用,这个好象对他们又太苛刻了一点,因为他生存的环境还是如此之险恶,那我就劝你第一你要适应这种环境,第二为什么你就不主动跟他走近一点呢,那是争取自己的机会,本来民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压力很大,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讲,咱们不是一家人,变成了一家,你跟我走近一点,让我多了解你不是多给你一些机会吗?所以既然你现在还是个普通员工,既然你还没升到顶峰去,你干吗不跟你的老板,你的上级多接近一点。我觉得这是你要一生发展要寻求的机会,你一定要这样。当然你要孤傲,你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你就去喝稀饭去吧。

  主持人:那同样的这个难题我们也要难一下马化腾先生,比如说有一天你在紧张的工作的时候,你的QQ那个清脆的声音响了,有人给你发了一个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在我的这个民企里干下去了,我突然间发现我的上下左右有职务有身份的人,他们全是老板的亲戚,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完全没有干下去的必要了,我打算走了,还给你贴了一个痛苦不堪的表情,那你会怎么给他回复。

  马化腾:首先可以提刚才的那番对话吧,其实我的想法有些不同,实际上是,因为我是觉得现实的问题就是说,尽管可以鼓励去做很多的关系改善,但是现实是,不是说一夜之间可以改变的,大多数人可能还是像刚才这位朋友一样,没有一个很自然的环境说我可以去搞关系等等这样,所以说我觉得从民企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尽量地能够做到,尽量地是用贤人,而不是用亲人。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意见。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所以说态度是很明确了,就是说我肯定会劝他那就离开吧,我不相信找不到一个能够有比较开明的老板,能够真正去比较公平的一个环境,我觉得我就不信找不到。

  主持人:好了,在解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您的QQ当中又有好友加入了,又有人向你提问了,其实这个问题可能是刚才我们现场这位女士非常关心的,就是干得好不如态度好,他尽心尽力为企业来出主意,最后就被老板一句话就否定了她,全盘否定了,好象老板始终都不会听我们的话,我们给他的一些好的建议为什么都没有得到采纳,那在这样的企业待下去我该怎么待呢,你怎么来回复他?

  马化腾:我觉得两方面看,第一要尝试能够理解,因为很多的理由可能未必能够非常及时的老板会把他的理由和道里和每一位基层的员工详细解释,但是如果说有这样的机会,如果发生一两次我觉得可以忍受,但是如果长期这样,而且明明有解释的机会他也不想解释,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沟通问题的情况下,而是个人的性格问题的话,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是老板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我觉得他的做法可能离开是正确的。

  主持人:这个干得好不如态度好,这个态度好有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特别乖,特别听话,马先生从内心来讲真实的回答,你是不是就比较喜欢听话的员工。

  马化腾:不是,我喜欢不听话的,而且最喜欢他能够去反驳我的话,因为如果说我讲的话他都听,那我请他干什么呢,那还不如等于是自己做了一样,所以一定要请比我能力强的,在某些专业方面比我强,那我才会请他来,这样才会发挥他的作用。

  主持人:那如果你碰到一个年轻版的尹明善先生,那么爱提意见,那么看不满现实,天天向你提问,天天向你挑战,你还能容忍这样的人在你的公司待下去吗?

  马化腾:其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收到基层员工会发邮件,甚至用我们内部的QQ跟我沟通。其实我是很想愿意说在公司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让他去闯,如果说他能闯出来,可以证明他的一个能力的同时,其实还是可以给其他碌碌无为的其他人吧,如果说他不够有胆识去做,是一个刺激。这样的话可以营造出一个这样的氛围,就是你是鼓励有创新,能做出业绩的人,我觉得这个氛围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假设尹总没有听到老板的这番话,你就是凭着自己的个性,年轻气盛把自己想说的话很直白地表达上去,你认为你的胜算如何。尹明善:先不谈老板到底是应该干得好还是应该态度好,但是我今天是对这些职工们,对职业经理们提了建议,如果你碰见这种你自己判断了已经是干得好不如态度好,第一你首先要反思我是干得好吗?是不是你自己估价都错了,你根本就不是干得好,这是第一个。第二你确实认为了,你干得好了,我还是劝你要忍一忍,这一次可能大家看不见,我多干几次吧,我多受点委屈吧,如果是这样干了几次还不行,那我建议你要跟老板提出来,你要直言不讳地跟老板提出来,如果老板对你这样诚恳的申诉不理你的话,那你真该走了。

  主持人:那我想亲身经历过这一苦恼的这位女士,不知道此刻的心情会不会稍微好一点,你觉得这样的开导是不是还真的有用。

  观众:有用,事实上我也是在做过尹总给大家提示的这些很多努力,很多次沟通以后,我觉得没有希望了,我才放弃的,因为作为财务人员来说一般的要求职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我也是做了这些努力以后我认为没有效果我才放弃这份工作的,所以我觉得两位老总给我们的建议还是非常有效的,谢谢。

  主持人:至少此刻你做到了像尹总说的对得起自己了,现在。

  观众:是,但如果我不说出来的话我觉得我对不起我自己。我一定要说出来。

  主持人:所以有话就说吧。其实我想如果我是您的好朋友的话,我肯定不希望说你在已经发展了多少年之后,突然间从原有的这个单位就离职了,因为可能会对你未来的无论是升迁或者什么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是不是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在职场上的技巧,来帮助我们在职场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也想请我们的几位专家对于遭遇过这样一些困惑的职场新人,能够给他们一些建议,给他们一些提示。

  张谨:其实我在进入职场初期的时候,我的一个老板跟我讲的一句话,我觉得到现在都受用匪浅,然后也一直在跟我的团队经常分享。如果你要是想在企业中有好的发展,一定在你最困惑,最郁闷,最难过,最不理解的时候尝试着替你的上级去想一想,她的出发点在哪,她的角度是什么,如果你是她会怎么样,你去适应环境的话,你要首先理解这个环境,然后再去适应,我觉得一步步来,这也是人职业成熟的一个过程吧,我觉得每个人都这么走过来的。

  刘浩:我当然不完全同意刚才张谨女士说的这个,就是你对于环境,对于你以后工作的环境一点影响都没有,就是你改变不了他,这个呢,不完全同意,一方面你要适应这个环境,一方面其实你也是能够通过你的沟通,你企业因为虽说决策是个单项的决策,但沟通都是双向的沟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一个真正比较完善的一个企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你是能够影响到这个企业一些决策的机制的。

  主持人:谢谢刘浩先生。

  张建国:首先我觉得一个人的话,自己的心态开放,因为有些问题产生的话呢,不完全是企业,也可能自己个人的一种片面的理解,个人的偏激情绪造成的,所以就在处理问题中,一方面首先自己心胸要比较开阔,比较开放,再一个对个人来说,在一个企业的话呢,如果是这个工作比较喜欢的,比较适合的话,还尽可能多深入,多深入下去,你出业绩的话老板总是会喜欢的。尽管今天看不见,但明天肯定会看得见。而且也提醒大家在你写简历的时候,如果你在简历里一年工作经常换两个以上的,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人力资源部基本上会把你pass掉。就觉得这个人可能做事情不扎实。有这种情况。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你的这些提醒,我想今天我们探讨这个话题不仅仅是求职者大学生关心的,也不仅仅是用人者企业关心的,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也非常关注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话题,那就是即将不如大学的学生家长们。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说今天有一位您的好朋友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了您家,告诉您说我的孩子马上要进入大学去学习了,其实这番话的背后是希望您告诉他未来他的路到底在哪里,那么您怎么会建议您的好朋友的孩子,里度过他未来四年大学时光,让他在未来的职场竞争当中有足够的竞争力。

  马化腾:我觉得首先是不仅要学课堂里的知识,还需要多补充课堂外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动手能力和课堂外的技能和综合的能力,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比如说你和几个同学一起找一个项目,或参加一些竞赛,能够去通过这个实践把你学到的东西应用出来,通过项目其实是可以非常锻炼,而且能证明你的能力。

  主持人:你的建议就是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时候,要多多地参与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宝贵的四年当中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得到一个锻炼。

  马化腾:对。

  尹明善:当前有一种说法,就是以为大学生就业比较难,大学生就业工资不太高,所以有些文章讲,干脆叫你的小孩去读技校读职高算了,如果是我的亲戚朋友,向我问这个问题,我第一句话跟他说一定还是要去读大学,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大学校园,不管怎么讲,对人生的一个经历都太有好处。第二个话跟马先生一样,劝他千万不要像以前讲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既要专心读圣贤书,更要关注天下事,当然我说的天下是指书本之外的音乐、艺术,反正琴棋书画也罢,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规律也罢,包括时政新闻也罢你都要知道,就他不能局限于只读了几本书。

  主持人:实际上看了整场的《对话》大家会发现,我们今天至始至终都在找寻一个答案,我们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在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我们大学所受的教育之间的这种差距究竟有多远,我们很想告诉我们大学生朋友一个职场的真实状况,一个职场的老板他的真实的想法,和进入职场之后你可能会遭遇到的真实的困惑。既然我们今天请到的尹明善先生和马化腾先生都可以换位思考,站在我们大学生的立场上来为大家做一些考虑,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做这样的一些换位思考呢?观察生活其实本来就有两种角度,一种是花上有刺,一种是刺上有花,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两位嘉宾,谢谢大家的收看,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高群耀 殴特克公司全球副总裁

  叶 莺 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

  刘 浩 智联招聘CEO

  何国玉 中国人力资源网总裁兼CEO

  曹渊勇 吉百利公司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经理

  主持人:好,谢谢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的《对话》,每年到这个季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焦虑万分,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常常听到企业和企业家都在说他们缺人才,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得到企业的青睐,这一个愿娶、一个愿嫁的供需双方为什么没有走到一块?他们中间的裂痕会有多大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裂痕?

  我们在今天的《对话》节目当中,希望和大一起来关注。在今天的节目现场,我们请到来了两位嘉宾,他们应该说是有着双重身份。首先他们也经历了大学就业,应该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朋友的师哥和师姐。另外一方面他们现在的身份是雇主,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对话来解开萦绕在我们大学生和所有关注大学生命运的人们心头的这个难题。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对话》的嘉宾柯达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和欧特克公司的全球副总裁高群耀先生,掌声欢迎两位。

  你好 你好,叶女士,你好高先生。非常高兴两位又一次来到我们《对话》的现场,两位都是《对话》的老朋友了,刚才我们现场观众朋友对你们的掌声特别特别热烈,我估计他们对你们也期待很久,其实我知道你们俩人也很熟对不对?

  高群耀:是的。

  主持人:你看,相视一笑就有那种默契了,叶女士对高先生的最初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在当时你们有工作接触的时候。

  叶莺:我觉得他很年轻,而且很有勇气,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海归。

  主持人:结果一个海归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潜台词是当时很年轻,现在不太年轻了。我们安慰一下。

  叶莺:我并没有这么说。

  主持人:您对当时第一次接触到叶女士的时候还有印象吗?

  高群耀:当然。

  叶莺:高总,小心点说话。

  主持人:那是1996年,刚刚回来工作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那时候叶女士还是在美使馆做公使级参赞,她去拜访和了解在这个业务的环境的情况下也是沟通的时间,所以印象非常深,是一个领导者。

  主持人:今天大家对你们期待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两位和我们大家一块来关注大学生就业这样的一个话题,好,掌声欢迎两位就坐。刚才在节目的一开始,我特别介绍了我们今天的两位嘉宾他们的双重身份,但是我发现在我说到他们第二个身份也就是雇主身份的时候,现场很多的眼睛突然间闪亮了起来,我想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朋友来说,他们可能更看重你们的雇主的身份,因为是雇主,就意味着可以给我们来提供很多的机会。有人做过一个比喻,说其实你们外企就像一个大口袋,今天我们大学毕业生进不去是不是这个口袋里面的人都满了你们的人才都已经不缺了所以我们才进不去。高先生是这样一个情形吗?

  高群耀:情况完全不同,正好相反,创业产业的资源是脑袋、是人才,这大概是中国和印度备受关注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那里的人多。现在我们的挑战是有用的人多,是我们一个挑战。

  主持人:所以依然在寻求有用的人才并不是像大家想像的,这个口袋当中已经不缺人了,叶女士,您的答案呢?

  叶莺:如果真是一个口袋的话,那这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口袋。

  主持人:真的,看来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21世纪最缺什么?缺人才,这句话在外企当中同样如此。但是我就觉得非常好奇,其实我们现在高校的扩招是连年在进行,据说今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会达到413万人,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有这么多可以挑选的人,可是他们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刘先生,我想让您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大学生他们的求职究竟有多难。

  刘浩:我们从工作当中,这也是有一些比较具体的例子能跟大家说,看看这个真是有多难。比如说我们在为一个比较大的一个跨国汽车企业,去年在校园在做招聘的过程当中,他们只招十个人,但是收到了四万封简历。

  主持人:十个人有四万封。

  刘浩:十个人有四万个人投简历呀,再举个例子,两年多以前,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做调查,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薪资的期望是大大地超过了当时我们在企业中所做调查他能够给到的一个初级职位的这个薪资的。

  主持人:这个落差会有多大呢?

  刘浩:比如说前两年你在调查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落差是2000跟4000的差别,是这样一种差别。但是我们现在再做这个调查,发现这个期望值跟企业实际能给出来的薪资基本上一样的,基本上一致的。所以说作为学生来说

  也是在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了这个市场的需求。

  主持人:在这么多的零零总总的企业当中现代的大学生他们最渴望去的企业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分类?

  刘浩:应该说还是外企。

  主持人:外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就意味着比如说高薪,或者说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一流的培训机会等等。所以才会像刘先生所说那么多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到外企去工作。比如说假设今天我们的欧特克公司和柯达公司在我们的现场要做一个招聘,我们来看看现场的大学生朋友当中有多少人愿意去这样的跨国公司,来,举手我们调查一下。大家看到举手的人非常多,两位了解不了解今年你们各自的公司收到了多少份这样的简历,叶女士 您有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

  叶莺:我们平均每一个月收到的简历差不多六七封的样子,可是成功的比例并不像我们所预期和期望的那么高。

  主持人:那么你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择这些希望到你们公司的人呢?

  叶莺:如果是一位经过我们的各方面的了解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同时很愿意把他要做的事情做好而又能够屈就于从最底层开始做起的话,这个孩子就可以成功。

  主持人:这个孩子我们就要定了。

  叶莺:要定了。

  主持人:大家在心里赶快盘算一下,我是不是属于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高先生,你们公司每年收到的简历

  我相信也非常多。

  高群耀:是的,在最近这一段时期我们在中国请来210位新的员工,如果是看这210位新的员工这些职务上来说有四万份入围的简历,他们经历了电话的面试,这个比例大概是六比一的比例。

  主持人:六比一的入选机率。

  高群耀:是的,然后从电话到我们下一步来所谓的面试这个过程,是一个五比一的比例,然后到从十个面试里面,有一位是入选的。所以大概是一比三百的这样一个比例。

  主持人:从刚才他们描述的这种现状当中,我感受到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如自己所愿进入到外企去工作,这也就是刚才两位嘉宾描述的这种错位。一方面是我们大学生朋友的求职若渴,一方面是雇主的求贤若渴。可是这样的两种期待就没有交织在一块,看来是他们在用人方面的标准会有一些分歧。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希望两位来给我们勾勒一下你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能够最后成为你们选择的在你们心目当中合格的人才?

  叶莺:我们认为在选择人的时候有三个很重要的条件,而这个当中顺序应该是德、智、才,另外在我们的选人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多人他有很过的智慧他也有很多的理念可是他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就是英语的表达能力。

  主持人:所以如果在这方面如果有缺失的话,肯定在这个职位的选择过程当中就没有那么充分的机会了。

  叶莺:我不知道高总同不同意,是不是我们有很多的工作都是必须要跟总部沟通的是吗?您的情形也是一样吧?

  高群耀:也是这样,实际上非常像叶总所讲的这样我们希望聘用新的同学,他能把他的理想、兴趣、将来的成功和今天的具体的第一个就业这件事联系起来,有一个非常平常的学徒的心理要求这份工作,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这在这之后,我们在跟他整个面试过程当中想办法挖掘他内在的兴趣,其他的要求如语言的能力,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因为有了很强烈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才能谈上跨文化,才能谈上管理,才能将来的领导力。所以最基本的部分是我们要求非常高的一个部分。

  主持人:两位嘉宾刚才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心目当中合格人选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接下来我们在现场有两位年轻人,我们请两位来给我们做一个评判,看看他们究竟是不是符合刚才我们所画的合格人才的这种标准像。

  来,这两个年轻人不在现场在大屏幕上,来看一下。两位年轻人特别地风华正茂、激情四溢,现在我要郑重地向我们两位老总来推荐一下我们这两位希望去应聘的年轻人,当然了,两位可能比我都更了解他们,为了让我们现场的观众对这两位候选人能够多一些了解,现在麻烦你们替我来给他们作一下介绍。女生就由叶女士来做一下介绍吧。

  叶莺:她绝对是您公司需要的人才。

  主持人:真的。

  叶莺:因为她不但有梦想有激情,同时她也有实践做成事情的决心,所以如果您是一个有远见的领导,我希望您有这样的勇气来雇佣她。

  主持人:我现在必须得有这个勇气。

  叶莺:可是这样的才不好管的。

  主持人:又提了一个让我有点头疼的问题。

  主持人:旁边这个小伙子也挺帅,高先生您对他也很熟。

  高群耀:这个小伙至少目测是过了。

  主持人:目测是过了。

  高群耀:第一关我们可以跟他来电话沟通一下了,我觉得这个候选人可能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个在大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从上大学开始才开始学英文,后来在学校里成为学生英文俱乐部的一个主管

  是学校里英文最优秀的一个学工科的学生。

  主持人:未来跟总部的沟通在语言上没有障碍了。

  高群耀:这是一个我们需要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似乎对我们将来需要的员工很重要,因为很强的学习能力

  是我们需要的员工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我们认为,成功只代表过去,能力只说明今天,学习力代表着将来。

  主持人:这两个同学究竟是谁呢?我们翻开一下这个花名册,右边的这位漂亮的女同学,她的名字叫叶莺。旁边的这位潇洒的男同学他的名字叫高群耀,来,我们欢迎一下两位年轻人。看着当年的照片,如果说我向你们两位来推荐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你们现在能不能马上就拍板说,好,我要了。

  叶莺:不能,我也替高先生说了,不能。

  主持人:真的?

  叶莺:现在不能因为这两个人都不懂什么叫电脑,什么叫因特网,不能。

  主持人:高先生,您能不能马上拍板,我很期待您能马上拍板,我们就录用他好了。

  高群耀:我觉得有一定难度。有一定难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因为今天的环境和那个时候的环境有非常大的不同,今天对人才的要求要超越于当年。

  主持人:是话说回来,您看到今天的两位已经坐在了我们今天的现场,他们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他们经历了什么,我们也想听一听两位的这些心得。高先生,我在看你的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你对自己的成长经历

  多次用了幸运这两个字。您能不能给我们来讲述一个,在你的历练过程当中特别幸运的一次。

  高群耀:我觉得我在94年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来的时候,叶女士讲到最早的海归,那时候好像是一个异类。

  大家都朝另外一个方向走的时候,我是不多的一个会决定回到这边来,这个决定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决定。我记得我在欧特克,在洛杉矶受聘的时候,当时他只问了一句话,他说您对中国我们的业务有承诺吗?

  我说95年1月1号我搬到北京去,这句话当时屋里面就没有任何声音了,后来一位副总裁,晚上请我出去吃饭

  连续问了三次,你说的话是我们理解的意思吗?问到你的车子孩子房子怎么来做等等的理解。

  主持人:他们觉得很意外。

  高群耀:会觉得非常意外,大概就这几句话我得到这份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承诺,给了我今天事业一个发展机会这是一种运气。

  主持人:在叶女士的职业生涯当中我们也看到过许多次的这种漂亮的转身在大学阶段,您就已经在一些媒体来担任记者了,后来在美国政府工作。最终我们看到在柯达这个舞台上一个漂亮的亮相。这么多次的这个职业转身过程当中,有哪一次你觉得对你挑战挺大的。

  叶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记者,其实真正的我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做记者,因为我很小就很喜欢文学,那文学里面有一句话说,文人相轻。我看见一个小小的广告,那个时候叫做中国文艺协会招聘助理总干事,我当时一种好奇就去报名了。我去报名报名的时候,因为我当时去的是存有一种很调皮捣蛋的心情,看一看这是文人相聚的地方,他们如何相轻,是以这样的心理去的,没想到糊里糊涂的也就被录取了。当时我听说取得人还是很多,很多都是作家报馆的编辑,都是很有经验的,而这个,还是一个小女孩,还在大学里头念书

  而且我填表的时候说了,工作的时间可以多少,我说只有半天,完全是课余时间,我还在念书,课余时间。然后他有一句话说,你的工资的要求是多少,我很潇洒,我说不计。问课余我还在念书,课余时间我还在念书,工资说不计,然后就被招聘了。

  主持人:第一次的这种求职的经历对于你后来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

  叶莺:非常好,因为我的的确确看见了文人跟文人之间如何相轻,他们的这个品德,同时他们待人处事的方法,我也看到这种相亲。以及在背后说别人的文章,没有自己的好,可是他的老婆比我的老婆漂亮这样的人,我也看见了。所以在很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经验,我觉得是很珍贵的。到后来我父亲一直告诉我,在没有做事之前一定要学会做人,在没有做大事之前一定要把小事做好。以前听了耳边风,后来真正理解,这样老人的话是有非常深奥的精髓智慧在里面。

  主持人:我们也明白了你刚才把你希望的合格人才的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列为了德。

  高群耀:就是做事之前先做人刚才我也很赞成叶总讲的一句话,对今天刚刚毕业,我补充一句话刚刚毕业的同学来讲常常在财富和理想之间矛盾着,实际在真正我们走过来回头看的话,如果刻意地追求财富的话势必正好相反,而往往是追求理想的人财富是跟着来的。这两个并不矛盾。所以第一份工作,在这个选择上面,我觉得是选择你所喜欢做的工作和能接近你想要给你自己制定的事业的理想可能显得就更为重要。

  主持人:从一名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大学生进入到了欧特克,然后再进入到微软然后又回到了欧特克,在整个的过程当中,你觉得和当年那位非常青春的小伙子相比,自己在职业的历练方面增加了哪些东西?

  高群耀:最主要的是给自己的信誉不断地加分,相当于说您在您的企业,或者在这个职业商场当中开了一个账户,你平时所做的事情不停地向这个账户里面存款。这种信誉或者是信任,或者是口碑,或者是品牌,对一个人后面的事业来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常是起点比较难,因为你刚刚开账户,连自己要怎么样还不晓得这个时候你在被选择的过程当中,当你存在了一部分财富在这个账户当中,工作就跟你了。

  主持人:叶女士,您在进入柯达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你的这种心理判断,因为对于一个在美国外交界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比较成功的人来说,要放弃固有的这一切走进一个虽然说很有诱惑力、很有强烈好奇的地方,毕竟还是要做过一些心理上的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当时有过什么样的判断。

  叶莺:其实伟鸿这个一点都不难。

  主持人:真的吗?

  叶莺:一点都不难,因为一个人,你一辈子充其量活一百岁,你在这个一百岁里面,你前头的二三十年几乎都是在做你的基础建设的这个过程当中,你后来剩下的这二三十年,可以说是在你的基础建设上建你要建的理想的高楼,而最后的这二三十年,是在一个比较远距离的地方欣赏你曾经建起的这个高楼。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怎么样利用这个真正的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头要玩得潇洒、玩得快乐,同时要自己告诉自己我不窝囊,我还是有激情我还是年轻我还是有勇气。所以每一个人,大家都有你自己的你的自我。我觉得有的时候,可能要放下这些包袱,因为你就来这一趟,下一辈子你还不知道你干什么呢,所以拿出一点勇气做想做的事情,不要去想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很多现在的这一代的子女跟上一代的我们父母这一代都是一样,背了很重的包袱。因为父母总是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哪有那么多龙、哪有那么多凤啊,是吧。可是龙与凤之间的定义是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里,所以我觉得不需要为父母活,我也希望天下的父母,人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真的爱你的子女,不要给你的子女压力,不是说一定要当部长当总理才是大人物。当然他们是大人物,可是不一定要这样是大人物。

  我觉得讲到文化上的差异我第一次到美国参加一个像一种聚会型的形式的时候,其中在台上有很多小孩

  然后台下头观众里面是很多的父母,主持人问这个小孩,你将来长大了要做什么,有的小孩说,我长大了要当警察,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当救火员,有个小孩说我长大了我要当泥水匠。那个小孩问完了以后,没有一个小孩说我要做最伟大的科学家,我要做总统,我要做孙中山,没有讲,都是讲很普通的。而他们在座的这些父母,都是美国的这些父母笑得嘴都歪了,好乐。可是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如果是一个中国的孩子,一个中国的节目,这个孩子敢不敢在台上知道妈妈爸爸坐在台下,说将来我长大,我做个厨子我已经很开心了,是吧,没有人敢说。因为这个压力来自父母。我相信这个中间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可是我觉得一个做大厨的,跟一个做顶级科学家的,或者是欧特克的总裁或者是什么,我觉得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主持人:高先生,您觉得呢?

  高群耀:我非常赞同叶女士刚才这个说法,实际上你说事业是一生的追求,所以我曾经面试一个年轻人,我说你怎么看,他说我就要找份工作,我希望将来这份工作是我事业的一个台阶,他说我给人家发一个短信,说要想一个人高兴就做梦,要想一家人高兴就做饭,要想邻居高兴就做东,要想一辈子高兴就做事。这个事的定义是完成是以我自己的人生的一个相关,而不是给别人做嫁妆,可以给别人做一个表率的。

  主持人:就是非常执着地去做事。

  高群耀:没错。

  主持人:其实今天两位的经验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地宝贵,这就特别像职场版本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我想我们大家更为好奇的是,这一代英雄人物他们所走过的这条路,在我们当今的时代是不是依然还可以复制,如果我们是今天的当年的年轻人,是不是还能够走到更成功的明天。我们在广告之后继续回到现场,共同来关注我们今天的话题。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回到我们今天《对话》节目现场,今天我们邀请了柯达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和欧特克公司的全球副总裁高群耀先生跟我们大家一块来共同对话大学生就业的话题。在前面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他们个人成长历程,以及在走出校门进入职场的过程当中自己职业素养的一些历练。我们很好奇,这样的英雄人物走过的道路,在今天究竟能不能得到复制。高先生,你觉得站在雇主的立场上,我们现在对大学生会多一些什么样,跟以往不一样的要求没有?

  高群耀:今天我看到大学生求业和我们求职和我们来招人中间这个错位,错在的地方有一部分,是从雇主这方面出现的。

  主持人:比如说呢?

  高群耀:主要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但实际是三个。一个方面今天因为竞争的原因,需要的人才多了,可是从雇主的角度来说更注意到今天求职者的精力,他信誉银行理由多少财富。这些要求本身对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

  比我们那时候毕业求职要难了很多,所以就像我们公司这么扩展,也只有35%是应届毕业生,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求和供需两方有一个错位。这和我们今天我自己的感受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一定关系。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我们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有些关键的地方是没有对上口的。

  主持人:哪个关键点是最错误的啊,您觉得。

  高群耀:比如说今天在我们信息产业里面特别强调的是创意或者是创新精神,不停地有馊注意,奇思妙想,而这一部分,我们刚刚毕业的很多孩子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你看到他是比较保守的,所以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今天毕业的学生能够很快地迎合这种知识经济发展这种需求,变成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话题。中国如果想发展,这个一定要对上口。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了,现在的外企对于他们所需要找到的合格的员工的要求和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一个提升,如果说让你们两位作为雇主的身份来给这些外企的职场信任一个建议或者说一个忠告的话,你们两位会给他们的什么样的建议和忠告。叶女士,您觉得?

  叶莺: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定位就是如果你只是要找一份工作,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做的是事业,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一个候机室,也就是说我在等着下一次的起飞,在月台上等着下一次的起飞的话,那个心态也是不一样的。这三种心态都是正常的、都是合理的。只是说人生在不同的时段里可能有不断的改变,所以不要认为有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是不好意思的。所以就是说你要有一个合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选择。这就像您出去开车,你得知道你要到哪儿去,否则的话坐在车里头瞎逛,逛了半天为了什么。

  主持人:目的要明确。

  叶莺:对,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我现在的定位是什么,我要的是什么,然后由你自己来决定,你要诚实呢?还是要伪装。因为在我雇佣人的时候,我曾经就问,你没有MBA,你是不是准备念一个MBA,你是不是准备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到国外去念MBA,如果是这样你先告诉我,因为我就在我们整个的你的培训计划里面会有一个盘算。我们有很多的这样的情形,就是说你本来是上了这趟车,准备两站以后就下来的,可是也许你在车上遇见了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那么决定多走几站,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有的。这个并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好过你跟雇主说我就死心塌地就跟你干到底了,而实际上你自己本身没有这样的决心。我是一个比较求实的人,我觉得还是以真诚为好。

  主持人:好的,这是您的一个忠告。高先生有什么样的忠告或者是建议?

  高群耀:好,我先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做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心态对事业发展来说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有人说,有三个人在做工 在做墙,人们问其中一个人说你在干吗?他头都没抬说垒墙,问第二个人说你在干吗?他抬头笑了笑说我在盖楼,问第三个人说你在做什么,他说这个城市在改变,我们在做整个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同样做事,十年以后,第一个人还在砌墙,第二个人做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所以心态和对事业同一件工作,它会有不同事业发展的结果,同时心态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生命品质一个,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这是一个部分。

  另外在外企里面成功,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只认成绩不认苦劳,只认功劳不认苦劳,所以你跟他讲的是结果,而不是因为我这天做不完是因为老张堵车了,那个对他没有意义。所以苦劳在这个上面是没有价值的。第三个部分就是,您过去可能成过,但成功只代表过去,对这个老板来说他总是画一条线向右看,他是看将来你是如何来发展的。最后一个对新的大学生来说,不管你有多高的理想,有什么样的兴趣

  你的成功是怎么定义的,所有这些都要从第一个就业开始。

  主持人:这是高先生给我们的忠告,但我也想让刘浩先生给我们用人单位一些忠告或者建议。

  刘浩:我认为做得好的企业做得时间长的企业都是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愿意从一个更初级的这样的一个职位开始去培养人,然后像有些企业真的人进去待很长时间,虽说今天叶女士讲,这样的现象应该说是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这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在下降的。但是这个对于这个人才的培养,这上面的投入,如果能够赋予一个好的留人的环境,这是用人上面应该说是最投入产出比最大的。

  主持人:对于已经进入到外企工作的这些年轻人来说,我们甚至都可以用幸运儿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是经过了千挑万选之后才成功进入到外企的,那对于更多的还没有进入到外企而特别迫切希望进入外企的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可能就更大了。我在这之前上网查了很多的资料,其实查资料的目的之一

  就是总结一下现在大家对于这些大学生他们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尽管我个人觉得有的时候这些指责都不是特别地客观,但是我还是要在今天的现场把我查到的的几个指责列出来,现在对于大学生普遍的指责集中在:第一、他们缺少社会实践;第二、他们的综合能力差;第三、他们对自身定位不明;第四、他们眼高手低;第五、 不能吃苦耐劳;第六、技能单一。 第七、第八、第九。我就觉得不应再列太多了,但是这样的指责,其实我们都是司空见惯的。常常我们就听到对大学生有这样的指责。

  叶莺:我觉得刚才说了这么多一大堆的东西,我觉得对于大学生、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您首先表态这是不公平的。

  叶莺:我觉得是绝对不公平的,我们手指责这个大学生的时候,这三个手指应该指向我们自己,我们这个社会有没有真正地做到让这些大学生睁开他的眼睛,真正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有没有真正地在我们的教育系统里面在课程里面,培养一些实用的东西,将来他们真正到了社会上是可以用的。所以在这儿,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呼吁所有的父母,给你子女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做他自己想做的人,这人生的路是他要走的,你陪不了他,放他吧,给他翅膀让他飞。我也希望天下的老师,不要在你的教室里头,觉得你是老师 你有一切的答案,也让学生挑战于你,也许你可以从学生的心态当中能够自新自学能够有更多的答案。我觉得这样的话,一代一代的大学生

  他的心态会比较不一样,我只是希望对这代的年轻人仁慈一点。

  主持人:不要对他们太苛刻。

  叶莺:对,因为他们的负担的确太重了。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如果遇到像你们两位这样善解人意的领导者那当然是万幸了,但是还有很多的人,他们未必真真正正这么理解我们大学生,所以我们不妨也听听大学生朋友,对于刚才的那些指责你们自己的看法。

  大学生:大家好,,外企认为我们大学生定位不明,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一种只见其表不见其里的观点。为什么呢?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一个妹妹今年6月份就要马上参加高考,前一段家里打电话说让我给她报学校、选专业、参谋参谋意见。我觉得这个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同时又不知所措,为什么呢?我忽然想起了我当年报志愿时候所面临的迷茫,我对学校设置的专业特点一无所知,然后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没有明晰,或者成形地认识。因为当时学校没有教这些东西,然后正电除了分数就是考试,之后我们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说自己应该将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可能会有这个关系,所以我觉得说定位不明的应该不完全怪大学生。

  从我们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这一路走来的一个方法制度,可能跟不上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中间会有很多的错位现象。像刚才嘉宾聊的,但是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怪罪大学生这一只替罪的羔羊。然后在这方面,我觉得咱们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外企有很多可以做的直接的努力,所以我们也很期望着这方面的改变。好,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还有谁来。

  大学生:特别特别感谢叶女士,说出我们所有大学生的心声,特别了解我们。然后我想说的是,造成目前这种状况不是我们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还有学校的教育体制的这个问题,包括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对,用人单位也有问题。

  大学生:我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一开口你过六级了吗?你是本科生吗?你计算机过二级了吗?这一些我们有的人没有,但是有的人有,这些有了以后他又会说,你的专业不行不行,分太低了,GPA太低了。那怎么办?但是我们很困惑,我们既想满足你们的要求,拿下把我们的六极证书,拿下我们计算机二级证书,难道我们肯定得舍手把我们的专业课放了,我们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实践问题您刚才说到,我们去找暑期工也好,去找那些打短工、兼职也好,大家也会问你以前干过吗?有工作经验吗?对不起,我们没有。好,没有,对不起您可以走了。我们也没办法,企业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很少很少。当然像柯达应该会有这样的一个实习机会。

  主持人:您这句话有所暗示,如果柯达不给的话,你就改变对叶莺女士的态度了可能。

  大学生:我想说的是,我希望我们学校 从学校开始引导我们去改变我们的心态也好,引导我们去走我们自己的路,然后企业提供给我们更多的这种锻炼的机会,我们自己也在这种引导下在这种机会的提供下,我们自己也慢慢地提高,这样的话不是双赢而是三赢,学校也会赢,谢谢大家。

  主持人:其实确实发现时代变了,今天的外企,他希望招到的人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没有像以往有很多的时间再来给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和培养,可能也有,但是至少不会像以前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和充分的可能。在今天面对这对供需矛盾的时候,我们社会应该为大学生的培养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何国玉:其实现在有很多机构已经在为大学生做一些事情了,比如说去年劳动部就请我们给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个

  叫做人力资源供需现状调查,就是要去调查供给的这些学生或者求职者和求才的这些企业之间差距是什么,而这样的一个现状调查其实会给到所有的这些教育培训类的机构,让他们知道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更多的可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提供人才。谢谢。

  主持人:王先生,您觉得?

  王: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外企基本上都有一个叫企业的社会责任,平时我们大家关注的可能是捐款

  希望学校,可是我今天的感觉,其实我们可以给教育界做很多事情,比如说高先生去清华,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指导还有刚才何总提到过的这种供需。所以我相信,我们所有的外企应该有这方面的职责可以做得更好一点,自己微薄之力,比如说我也是每个月会跟一个学生坐下来,给他做一些个人的辅导。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承诺,但是我希望我将来所在的公司或者我们这个外企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二个建议,我觉得竞争还是存在的,尽管我们可以做些事情,但是在座的各位大学生还是要自己跑得更快一点。所以你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使自己的个人行为得到提升。这个和我们刚才所说的不矛盾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帮你们,一方面你们自己还要跑得更快一点。

  主持人:好的,谢谢你。

  曹渊勇:我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在这件事情上应该说几方可能都需要很多要做的事情,学校也好、学生也好、用人单位也好,但最终来说是靠市场来解决的,一个学校,它的专业的设置好,它的学生就业率高,它必然就会更加地有生命力,这个是会慢慢解决的。我相信如果现在我们看到学生跟企业之间存在一些断层,也会有一些机构进来去找到需求,也能够去为学生和企业提供足够好的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市场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是很有信心的。

  主持人:大家都愿意在大学的教育方面进一步地来加强对大学生培养的力度,所以在今天节目结束的时候,我也想请教二位我们做一个假设或者是展望,如果在现有的大学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再增加一门功课的话,

  你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你们想要加的这门功课会是什么?能够帮到他们在踏入职场之后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叶女士,您开的课是?

  叶莺:我要开老子的《道德经》。

  主持人:这门课可以给我们大学生朋友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叶莺:因为道,道也。就是你怎么昂做事情之道。这个德,我们现在按不是一直也在讲以德治国,现在讲的八荣八耻,其实也就是以德来出发的。

  主持人:还是像您说的,用人的标准上德要排在第一位,所以要开这门课。高先生,您打算开什么样的课?您的建议是?

  高群耀:一个是《抗压的心理》,你一定会面对很多的问题,越优秀的学校、优秀的学生,在这方面越需要更多的一些教育。另外从学理论知识之外要增加一门工作能力的课程,这里包括我们所说的沟通等等很实用的课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两位嘉宾,他们的双重身份在这里再一次显露了出来,一方面作为雇主,他们很期待自己未来能够招到合格的人,另一方面,作为我们大学生的师哥师姐,他们也特别恳切地给大家了一个建议。从大学的教育开始,我们就来培养自己在德方面的一些积累,同时抗压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想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两位师哥师姐、我们外企的领导来到我们节目的现场,和大家共同来关注我们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谢谢两位。非常感谢叶莺女士和高群耀先生做客我们今天的《对话》,和大家共同来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我想到多年前有一本非常畅销的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对于叶莺女士或者是高群耀先生来说,他们当年的这些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相对于今天来讲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或者我们说奶酪已经被动了。

  如果说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会更苛刻的话,我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这份苛刻。如果说环境对大学生的要求有一些不公平的话,我们也应该做好准备来面对这份不公平。只不过当我们来面对大学生和企业这一对供需矛盾的时候,不应该把我们所有的指责或者是期待仅仅落在大学生这一方。我们未来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来培养这些人才,这是每一个关心我们未来发展的人都需要去反思的话题。在下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还会继续来关注企业和大学生这对供需矛盾,只不过我们将从外企来到国内的企业我们会要邀请来自力帆的尹明善先生和来自腾讯马化腾先生跟我们共同来对话,也欢迎各位到时收看。好了,谢谢叶莺女士,谢谢高群耀先生,谢谢大家的收看,下周再见。

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找到我说,我初选合格,面试2轮、3轮之后就没了消息,我想知道到底我做错了什么?面试的时候,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成交意向”,怎样“落单”?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你能得到面试机会,这是好的兆头,说明你的求职信、简历起了作用,你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你的失败的原因可能有8个:

1. 你看来有点“老土”

你的服装可能已经过时,一定要注意你的衣服,还有你的眼镜、公文包,你的衬衫、套装一定要经过专业洗涤、熨烫。

2. 你缺乏定位

你看起来太像一个"杂家",什么都能干,各方面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你也说不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什么地方适合你,没有准确的定位,你就会表现的很随便,谈话没有重点,公司自然认为缺乏明确目标,你需要认真的做一下求职目标分析,搞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3. 你推销太过份了

求职就是一个自我推销过程,你太想做成这一单,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表现过分,太着急、太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结果是会被认为身陷绝境,别无选择,设计一份有影响力的、以成就为中心的简历,利用简历完成大部分推销事务,面试的时候,多听少说,80%听,20%说。

4. 你的背景调查把你毙了

你向单位推荐谁做为你的证明人?你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你告诉他们该说些什么了吗?他们有你的简历吗?在单位调查之前,你提醒他们了吗?一定要向单位提供相关的推荐材料。工程师喜欢同其他工程师谈谈,而律师则可能喜欢同其他律师谈话,记住,不要滥用推荐资料。

5. 你要的钱太多

不要以你以前的工资作为确定你薪水要求的标准。人才市场的行情可能已经变了,具有你这样技能的人可能已经供大于求,做一个快速的薪水调查,看看现在的你市场价是多少,问问公司准备为这个职位付多少钱,在薪水问题上保持适当的灵活性,你可能给人的感觉是只关心薪水、待遇,而不太关心你能给公司做什么贡献。

6. 好像很难和你打交道

在几次面试中,公司有很多机会发现你的弱点、性格缺陷和不良习惯,例如:傲慢、缺乏耐心等等。你必须表现得容易相处、密切配合、记充分协作。

7. 公司里有人不喜欢你

有许多公司,只有内部看法一致才会做出决定雇佣一个人,也就是说几乎每个人都要喜欢你,技术人员通常认为骈的经历就能说明一切,但事实上兴能干还远远不够,在今天的团队环境中,你要尽最大努力,让你遇到的每个人,从接待员到总经理都喜欢你。

8. 你不是最佳人选,可能有其他人比你更适合做这份工作。

面试就是现场推销,对你来说时间更有限的、而且你是在"聚光灯"下被研究的对象。即使在非正式面试中,你也是被仔细的观察、认真的评价,把你和其他人做比较。分级打分,你的穿戴、你的一言一行都被量化、定性,你的表现不是对你有益就是对你有害。 在推销过程中,你可以利用“成交意向”语句帮你达成交易,赢得工作,所谓“成交意向”,语句是指在谈话中可以适当语言表示“可以成交”。其意思应该是:“你们应该录用我,我干这份工作很合适。”说完这些话应该让你离工作机会更近,增加面试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把你自己剔除出去。

  当面试一个工作过的人员时,绝大多数考官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离职?”因为通过这道题可以洞察一个人的求职动机、价值取向、忠诚度、心态、品格、某方面的能力缺陷等情况。要回答好这道问题确实不易,有很多人就算是中高层应试者都会在这道题上栽跟斗。

  在面试初次跳槽的人员时常会听到:上司不好、老板的情人不好、老板娘很烦、老板很刻薄、公司很差等诸如此类“踩”别人的答案。而“老江湖”的答案则相对中性一点,如:基层人员答案常为——回家建房,公司效益不好,工资低,与上司合不来等;中层人员的答案常为——合同到期,公司群带关系严重,公司运作混乱,公司家族式管理,我丈夫(或妻子)在这边等;中高层人员答案常为——公司家族式管理难以发挥,公司体制有问题,公司要把我调往分公司做经理,当时想出去做生意等。把以各种上回答追问下去,我们常会感到应试者:忠诚度不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品格不健康,在撒谎、不诚实,因能力有问题而得不到升职、加薪、续签合同,因某方面原因得不到重用而愤世嫉俗,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不稳定、骑牛找马……对于中基层我们一般不会把这道题目的权重放得太重,而对于中高层则可能因为这一道题不过关而不被录用。在这里翻船,实在是可惜。

  那么倒底有没有标准答案呢?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分析找到一些更适合于自己的答案。首先从动机角度分析,我们会因为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文化、政策、机制,名气、前景、机会,工作、生活、心理环境等进入一家公司,但也会因此而离开一家公司;从自身的工作本身去分析,找出与自身目前工种、阶层及诉求工种、阶层相融合的答案;面试过程分析,这道题可能在面试一开始就会问到(情况较少),可能在中间问到(常有),也可能在面试结尾时(大多时候在结尾问),你要确保你这道题最终选用的答案不会前后矛盾。经过事前分析与准备(多几个答案供临时选用)及面试过程的临时筛选,你基本上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当时的回答方式。不过,不管你最终选用什么答案,都不应伤害之前的公司、老板、上司、同事、客户,也不要伤害自己,但又要让考官相信并且能够接受,这才是成功的答案。以下是本人曾用过的离职理由,供大家参考(较适合主管、经理层):

  1、人岗吻合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公司所需求的技能与我拥有的技能是一个交集,并且交集面较小,那么这个时候劳资双方都可能不划算;第二种情况是我的技能是公司所需技能的子集或公司所需技能是我个人技能的子集,这时劳资双方其中有一方会不划算。这种无法较充分实现劳资双赢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也即会是阶段性的。

  2、职位的生命周期已到:企业中的一部份职位是为配合企业完成阶段性任务而特设的,并非常设职能,因此当这一阶段任务完成又找不到适合岗位时,我就得离开。

  3、没有成就感:当我已想尽办法都无法改变目前环境、局面、观念等的时候,我会因无所突破而离职。(这种回答方式要有后续补充说明,否则考官会认为你无能)

  4、企业发展较慢:当我在企业呆了较长时间,而因企业发展较慢,使我无法吸收新的养分或获得发展机会的时候,我会选择离职。(涉及到心态、价值观与忠诚度问题)。

  5、个人成长问题:当我所处位置横向与纵向发展空间都不大的时候,我会因难以突破而离职。(涉及到心态与忠诚度的问题)。

  6、职业规划问题:在企业中无法实现我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时,我会选择离职(当心考官会认为你不稳定)。

  7、理念问题:当我的理念与企业理念差距较大,又无法有效融合的时候,我会选择离职(以这种方式回答太危险,除非在之前你已让主考官感觉到你在一家经营管理理念不健康的企业中工作,而你的理念又是正确的,否则最好不用)。

  8、用人机制问题:一朝皇帝一朝臣的用人机制除反映了一种群带关系外,更揭示了用人要讲究匹配互补。我的主子换了,把我也换了,并不代表我有什么问题,只是说明我与新主子不是最佳搭档,我不能与其有效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匹配互补组合(内阁重组就是这种情况)。

  有的时候采用其中一种方式回答就可以,有时需同时采用几种方式组合回答,但不管你怎么回答都可能有一定风险,因为考官还会追问下去,因此你还必须准备好对你当时有利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不只局限在这一道题中,而是可以渗透在整个面谈的过程中。 这就要求求职者会“抓题”,在面试前把答案想好,并做好应答策略布署。(高考时老师帮我们抓到了30%的题目,现在找工时我们基本上可抓到80%以上的题目,至于能否被录用就取决于你的答题质量与方式了)。

第一类问题、自我介绍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2、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请你简明地评价一下自己,你预备用哪些词形容?
  大半人答出的都在3~4个词之间,同时缺少关于缺点的表述。一个较好的回答应该在8个词左右,这些词都应是词性比较强烈的,其中也应包括1~2个可以被称为缺点的中性词,例如完美主义,太过随和显得软弱等等。

4、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5、你最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说和你要应聘的职位相关的课程吧,表现一下自己的热诚没有什么坏处。

6、你最不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我不得不说是我们大学的主修课程,虽然我知道他们只是例行一下公事,但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和学生都只不过想熬完这个学期”。

7、成绩单中你这门功课好像学得不太好,为什么?
  大半人会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或者那门课的老师很糟糕。不知道对方其实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还是喜欢推卸责任?较好的回答是:“我这门功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

8、哪位老师/人物对你影响最大?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将来的职业生涯路径有可能朝哪个方向发展,对你影响大的人物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都成为你追求的目标。很早就崇拜比尔-盖茨的人可能会有进入计算机领域大展拳脚的目标,或者希望自己也能靠创业发家致富。
  一旦你被问到这个问题,那么你应及时想好与之密不可分的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你认为他们对你影响最大?”“他们在哪些方面对你影响最大?”此外,类似的连环问题也可能是:“你最喜欢哪本书?其中的什么观点最能吸引你?为什么?”对此你一定要思而后言,脱口而出之后又不能自圆其说会很尴尬,也显得浮躁。

9、说说你迄今为止最感失败的经验及对你的影响。
  这个问题并非很常见,但能有效反映一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度和广度。如你只能答出类似高考因未能考到满意的大学而痛哭了好几天,那就容易判断你是一个经历单纯未历逆境的人。接踵而至可以判断出你思想的深度和悟性。

10、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有些同学把招聘公司对爱好的询问简单地理解为用人单位想招聘特长生,这显然是个错觉。如果想要特长生,他们大可不必去综合高校,去体育代表队岂不省时省力。其实他们的目的是想借此判断你的性格、涵养、为人以及品德。
  比如你从6岁就开始弹钢琴,直到大学还经常在文艺演出中表演,人家会对你的毅力及音乐修养肃然起敬。有的人喜欢中长跑,而且成绩也比较好,你会让人认为你有毅力、耐力,竞争意识强,而且能够忍受长时间工作。有的人会下围棋,经常看棋谱,说明爱动脑子,善于分析,逻辑性强。

11、你参加过什么业余活动?
  既然最好是让人觉得你处事不乏手腕,那么最好强调一下那些需要群体合作和领导才能的活动。

12、你参加过义务活动吗?
  现在就着手做一些义务活动,不仅仅是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还要是你的雇主会在意的,如果他们还没有一个这样的员工,那么你会成为很好的公关资源。

13、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3)不宜说崇拜自己。4)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5)不宜说
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7)最好说出
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14、你最近看过的电影或者小说是什么?
  虽然《雌雄大盗》是部不错的电影,但现在显然不是适合讨论的时候,找一些老少咸宜的电影。如《尽善尽美》。

15、你有小孩吗?你的孩子几岁?

  很多招聘者在看到女性求职者时都会问:你有小孩吗?孩子几岁了?这类问题背后的心机是:如果我们雇用你,你的家庭和孩子会不会是你工作的绊脚石?

  这真是一个烫手的问题,很多用人单位对女性的结婚生子有负面印象,认为她们"私人"问题比较多,所以大多偏爱单身员工。这时,你的回答应该是:"我了解你的感受,不过,请你放心,我有一套照顾家庭、孩子的计划安排,我保证每天能专心工作,不受那些小麻烦的影响。"

第二类、你了解我们吗?

1、你是怎么知道我们招聘这个职位的呢?
  如果你是从公司内部某人处打听回来的消息,记得提及他的名字,公司不说偏袒内部关系不代表它不存在。

2、告诉我三件关于这公司的事情?
  你应该知道十件和公司有关的事情,他问你三件你回答四件,他问你四件你回答五件。

3、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工作?
  很多学生为了表示自己的渴望,一味强调参加某公司可以得到如何好的培训机会,可以掌握哪些专业技能。但他们忽略了招聘者的感受,雇主并不是为了提供免费培训而去进行招聘,而是要新人能够对公司有所贡献,出一分力,添一分彩。因此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强调自己在公司有发展的空间。

4、我们和另一个公司都聘用你,你会如何选择?
  一般大家都会以公司名气和工资高低作为取舍依据,而很少有人会把工作部门、职位、公司发展前景、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如何、将来的顶头上司和团队成员是什么样的人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做出结论。
  许多很优秀、明显竞争力很强的人同时拿到大公司与中小公司的聘书时,却选择了工资并不高的小企业,他们考虑到优秀人才在小公司出头的机会更多、更早,可见小企业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5、你对公司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招聘经理通常都会给你一些时间来对公司提些问题,此时千万不要说“我没什么问题”,那无异于向他表明你对他们公司没什么兴趣,问不问都意义不大,而且还会给他留下迫不及待离开的浮躁印象。
  问题一定要问,但是工资万万不能问。有些同学还爱问公司给新员工提供了什么培训机会,以显示自己虚心好学。在大家都问的情况下你问一问当然不会显得你的提问水平特别低。但这实在不是最好的问题,所以还是不要一
上来就问,不能把它当作重点问题来提出。
  建议同学们可以向几年前加入有关公司的师兄师姐们多加询问,他们公司的员工发展机会、工作挑战、职业生涯路径是怎样的,这些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也是你最关心的。
  假如你在面试前做了很好的相关研究分析,不妨就公司发展战略问一个微观、具体问题,但不能一
无所知地问,而是要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第三类、看看你的能力

1、你认为你适合干什么?
  一般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选择是从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两个方面着手考虑的,这两点都得到满足才是最佳选择。但现实中不可能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
  许多同学只从表面上了解工作性质,甚至对自身的了解也流于表面,认为善于交流的人就适合做营销,沉稳的人只适合搞研究。其实,善于交流的人如果不能踏实工作,而且过于自傲、不善于察言观色,也做不好营销工作。反而是那些被认为只配埋首研究的人由于爱动脑筋反而更受客户的尊重。面试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观察谈一些看法,但也要认识到自己涉世不深、阅历尚浅,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有待完善。

2、最基础的工作你也会愿意干么?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还画蛇添足地补充说自己级别低也干不了什么大活,这无疑暴露出如果给你这份工作,你明显不会心甘情愿地贡献,只是在应付差事。
  倒不如承认自己有弱项,如果不在压力的环境中得到锤炼,也就不可能往上提升。有些基本功不够扎实,没有通过单调、枯燥的工作得到磨炼的人,将来在挑战性很大的工作中,很难有毅力去征服困难。某种程度上,早期的单调工作对长远的更大成功是一种难得的磨炼机会。

3、你能为我们公司带来什么呢?
  假如你可以的话,试着告诉他们你可以减低他们的费用——“我已经接受过 Microsoft Access和Word的培训,立刻就可以上岗工作”(他们在那边可能想:Access培训要花$540、Word要花$445,这小子能为我们省下$1000的培训费用呢。

4、你和其他求职者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想从这个问题中判断你如何评价别人,你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或者团队精神较差。也有的招聘者想走捷径,想发现你们班谁是最优秀的人才,谁不适合被录取。
无论对比着谈你自己还是说别人,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评论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信息没有必要泄漏太多,你好心好意贡献了大量信息,别人却认为你这个人缺心眼儿,城府不够,是个大漏勺,而且爱说别人坏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5、缺乏经验,你怎么胜任这份工作?
  首先要承认这是你目前的一个局限,但这是一个客观因素。大学毕业生没有正式走进社会,无法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第二,列举自己做这份工作的优势。一个是你本身具有与之匹配的气质类型。比如你应聘销售,那么你要展示自己开朗外向、善于沟通、说服力强的个性;如果你应聘人力资源管理,你可以说明自己很有亲和力。另一个,是表明自己有过相关的实习经验或学生工作经验。比如应聘经理助理,你可以说明自己曾经担任学生会主席,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参考答案:1、“虽然我从来没有做过人力资源助理,但是,我在学校当班长的时候,班上对内对外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我来出面处理的,老师很欣赏我处理事情的能力,同学们也都很信任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向我诉说,寻求帮助。”
  2、“虽然我从来没有做过销售,但是,我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对于产品的性能会比其他非专业人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更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而且,我在学校组织过很多活动,我的沟通能力和外向型的性格,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工作。”

6、你的目标及前途打算如何?
  可就进了该单位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及努力上进的精神,也显示对该单位的期望。

7、你为什么还没找到合适的职位呢?
  别怕告诉他们你可能会有的聘请,千万不要说“我上一次面试弄得一塌糊涂……”。 指出这是你第一次面试。

8、有想过创业吗?
  这道题目主要是看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较为长远和清楚的规划。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但不管你的回答是“有”还是“没有”,你一定要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楚的规划,你充满了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你是个头脑清醒的人。
  参考答案:“在我看来,创业不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业需要激情,但创业更需要包括管理、市场拓展等在内的综合能力。达到创业水平的过程,就是自我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不管未来会不会创业,我都会以自我提高为基础,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9、卖这张桌子给我。
  如果应聘销售或者市场之类的职务会常碰到这类问题。

10、作为被面试者给我打一下分。
  试着列出四个优点和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小的缺点,(可以抱怨一下设施,没有明确责任人的缺点
是不会有人介意的)。

11、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是在对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进行调查,你自己在应答时,应尽量显示自己积极主动好胜进取的一方面。

12、你如何评价你过去所在的单位?

  这是一道非常危险的题目,一方面,这可能意在考查你的人格是否健全。有些人,属于心智发育不全者,总是爱在背后说三道四,飞短流长,议论人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没有哪个正经的单位会吸收那些能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增加人际关系成本的员工的。在此,只应对以往的单位作事实判断–诸如企业性质、从业范围、人员构成等,不去涉及其经营状况等商业秘密,尽量避免价值判断–像其经营思路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妥当、关系是否融洽、客户是否挑剔、前景是否看好、老板是否有过人之处等等。要知道,品评别人在很多时候是犯忌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许是此单位在刺探商业情报,在从你的简历上知道你所效力过的单位后,试图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其竞争对手方方面面,营销策略、人员构成、产品价格、发展战略、宣传广告、人际关系、客户材料、核心组合、薪酬标准、供求状况、渠道建设、管理设计、周边支持等等林林总总。这种刺探情报是世界性的问题,但在你来说没有权利和义务为其提供这种信息,而且对这种不道德的企图应该从是否适合于你今后供职于此的高度来谨慎考虑了。

13、你计划在公司工作多久?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问题是你有时候实在不想说:"我愿意做一辈子"、"也许几年"或者其它相类似的话。那你应该如何说呢?你需要重新架构回答内容,先说你想待在这家公司的原因,将话题转到这份工作能激励你哪些潜能、对你有多少吸引力。例如,你认定这份工作能使你一展才华,你要这样回答:"只要机会一直存在,我就会一直待下去。"

第四类问题、薪金福利

1、你对工资有什么期望?
  自己应该如何出价呢?若没有把握,可以给出一个幅度,下限可以低些,上限不要太高,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在工资问题上,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有些同学恨不得在面试第一轮就先知道对方能支付多少工资及福利待遇如何。这可是你被拒的致命误区。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有一个错误的理解,以为工资谈判是面试中的重要部分,其实招聘公司录取你的前提是对你各方面都满意,此前无需过早谈论工资。

2、你对加班有什么看法?
  首先说明,高效工作是人才的一个必备素质,也是为企业提高效率的一个途径。因此,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就不要拖到休息时间。但如果是工作需要,或者公司做了临时的安排,那加班完成工作当然是义不容辞。另外,
最好还能说明自己可以加班的条件,比如目前尚无家室,可以抽出较多的时间来工作。
  参考答案:“我对自己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有自信的,但是如果因为工作需要而加班,那当然是义不
容辞的———‘把事情做好’是我一贯的准则。而且,我目前尚未成家,也可以抽出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除了工资,还有什么福利最吸引你?
  尽可能诚实,如果你做足了功课,你就知道他们会提供什么,回答尽可能和他们提供的相配。
如果你觉得自己该得到更多,也可以多要一点。

  坐在面试官面前拉锯“价格战”。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一个字,既委屈了自己又失去了机会……工作就要得到应有回报,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面对面试中的薪金问题,求职者总感到头疼发怵。

  根据可锐职业顾问近期对求职者面试问题的调查发现,有73%的职场人士在面试时会碰到“谈薪资”的敏感问题。专家建议,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在面试前对关于薪金的敏感问题一定要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手足无措。

  先谈薪资是种浪费

  在宝贵的面试机会中谈薪资是一种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给别人一个拒绝你的理由。所以职业顾问不主张在面试时主动和老板谈薪水。但在有些面试中,即使你一再避免谈薪水,面试官还是会要求你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还一再推脱,恐怕就要使自己显得软弱了。

  如何谈到点子上?

  在回答薪金问题的时候,不能乘匹夫之勇乱答一气,要有准备,要有策略:

  策略1、把期望值放到行业发展的趋势去

  考虑你的专业是什么?人才市场对你这类人才的需求有多大?留意一下你周围的人:你的同学、你的朋友、和你找同一个工作的人,他们能拿多少的薪水?结合公司的情况,取他们中间的一个平均值来考虑你的期望薪资,同时还应该多留意新闻中和本行业有关的报道。

  策略2、谈薪水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薪资本身

  在面试中谈薪水,是不能“就薪水谈薪水”,要把握适度合理的原则。告诉自己的面试官,薪水不是重要的,你更在乎的是职位本身,你喜欢这份工作;告诉公司你希望公司能了解自己的价值。这样,就能将薪金问题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将有助于你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学会给自己留后路

  旅游专业的张小姐毕业后来到一家大型的旅游会展公司面试,在业内人事看来,这是一家非常有名气和实力的公司。在面试中,张小姐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当面试官问及她期望的薪资的时候,她开出了一个较高的薪水,和该公司提供给新员工的薪水差距较大。面试官明确表示:这样的薪水,本公司不能接受。眼看着面试陷入僵局,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要失去,张小姐又不想自贬身价,于是她一方面先是告诉面试官,薪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希望能在公司学习、工作;另一方面,她又拿出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并结合会展业的前景进行分析。这个“缓兵之计”很好地缓和了“谈判局势”,使即将结束的面试得到转机,也使张小姐最后求职成功。

  关键问题直接辅导

  1、典型问题:在我们公司工作,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薪金待遇?

  考前辅导:面试前要早做准备,在心里确定好自己希望的薪金范围。先了解该公司的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公司规模,然后尽量了解本行业现在的工资水平。在告之对方自己希望的薪金待遇时,尽可能给出一个你希望的薪水范围,避免说出具体的数字,除非对方有这样的要求。

  参考答案:工资并不是我决定是否加盟的唯一因素,如果您一定要我回答,那我当然希望自己的薪水符合我的学历水平和实践经验,我希望自己的工资不低于年薪XX万元。

  2、典型问题:你觉得自己每年加薪的幅度是多少?

  考前辅导:通常情况下,面试官可以接受的答案是“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你还应该提到,自己工作业绩的提高是加薪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答案:我想,自己薪水的提高取决于在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赢利状况,但我也希望自己收入的增长至少和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

  3、典型问题:你愿意降低自己的薪水标准吗?

  考前辅导:如果确实非常想得到眼前的这份工作,那开始工作时降低自己的薪金标准是可以考虑的。面对面试官,你要首先强调自己可以把工作做好,并且设法了解公司什么时候能够给你调整工资待遇。此外,对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工资底限要心中有数,但是不要把这个底限告诉你的面试官。

  参考答案:我对这个职位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可以考虑降低自己的薪金标准,但我也希望公司能给我时间让我证明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可以让公司满意我的工作,如果我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您是否会考虑对我的薪水作一些调整呢?

  4、典型问题:从现在开始的三年内,你的薪金目标是什么?

  考前辅导:在面试前最好能了解一下同行业从业人员工资的增长情况,如果你能通过朋友打听到这家公司的薪金增长幅度更好。可以对面试官说出一个大概的数字范围或者百分比。

  参考答案: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己将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也希望自己以后的收入能和我的能力相符合。我希望自己的年收入在XX元到XX元之间。

  5、典型问题:你认为我们给你提供的薪水如何?

  考前辅导:首先确定面试官给出的薪水是公司正式员工的工资,如果是这种情况,要把这个数额和自己的薪金要求相比较,看自己能否接受这个工资待遇。在欧美公司,面试官大都希望应聘者就这个问题和他进行商量;而对于本土公司则相反。

  参考答案:您给出的这个数字和我的期望值很接近,但是我心目中的期望稍微要高出一些。我了解公司对于新人工资数额有一定的限制,我们能否谈谈除了工资以外的其它福利待遇?

  在面试结束前,大多数的主考官都会丢问题给求职者,最常见的就是: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或疑问,想要提出来的?无论求职者是否有提出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含意,通常是主考官用来测试你对这份工作有多大的企图心、决心和热情。

  因此,如果你害怕发问不妥当,或是不知道该从何问起,甚至回答没有问题时,都很可能会让主考官认为,你想要这份工作的企图心、决心还不够强。

  相反的,求职者应该更积极、主动的利用面试最后一关的机会,适时的提出问题,这不但有助于主考官对你的印象能够加深,而且你也能趁此机会进一步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企业文化是否适合你。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在面试时,提出漂亮的问题,录取的机率将会大大提高。所以,无论如何,前往面试前,先谨记10个可以反问主考官的问题,以便到时候可以提出。

  1.贵公司对这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期望目标为和?有没有什么部分是我可以努力的地方?

  2.贵公司是否有正式或非正式教育训练?

  3.贵公司的升迁管道如何?

  4.贵公司的多角化经营,而且在海内外都设有分公司,将来是否有外派、轮调的机会?

  5.贵公司能超越同业的最大利基点为何?

  6.在项目的执行分工上,是否有资深的人员能够带领新进者,并让新进者有发挥的机会?

  7.贵公司强调的团队合作中,其它的成员素质和特性如何?

  8.贵公司是否鼓励在职进修?对于在职进修的补助办法如何?

  9.贵公司在人事上的规定和作法如何?

  10.能否为我介绍一下工作环境,或者是否有机会能参观一下贵公司?

   至于薪水待遇、年假天数、年终奖金、福利措施等问题,有些公司的主考官在面试时,会直接向求职者提出。如果对方没有提及,对社会新鲜人来说,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比较不适合提出,除非你有对方不得不录取你的条件。

  另外,也有人在结束前,谦虚的请教主考官:您认为我今天的表现如何?录取的机率有多大?通常,这个问题也会让对方认为,你对这份工作抱有很大的决心和企图心,而你也可以试着从对方的回答中,约略猜测出自己成功的机率有多大,并且作为下一次面试时表现的参考!

  参加招聘面试,最怕考官提些让人“无从下口”的问题,像“你有哪些缺点?”,就是典型的面试难题。对这个问题,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当成缺点来说,既解答了难题,又全方位地推销了自己一把。

  一般来讲,对应聘有利的优点有:注重学习、办事认真、容易相处、敢拼敢闯、不轻易认输、以厂为家等。了解了考官的偏好,回答就容易多了,关键看你如何将上述这些优点逐一分解为“缺点”:

  1、我脾气太急,具体表现在:

  ①我打心眼里不喜欢磨洋工的人,总想尽快完成工作;

  ②遇到干活投机取巧的人,我常常会不给人家面子,大家说我是“太平洋警察”;

  ③工作要是干不好,我就会跟自己过不去,自寻烦恼。

  点评:表面上是自责性子急的毛病,其实是在说自己雷厉风行、工作有责任心,老板都喜欢这种员工。

  2、我很固执,有时过于主观,具体表现在:

  ①我的观点总跟别人不太一样,而且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

  ②犟得像头牛,别人想说服我可不容易,除非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和事实。

  点评:在这里,“固执”是“有主见”的代名词,“主观武断”亦是“果敢有魄力”的变相表达。有这些“缺点”的员工,能不受上司的青睐吗?

  3、我比较粗线条,不拘小节,具体表现在:

  ①我做事大方向一般不错,但细节上有点丢三拉四,处理不好琐碎的事;

  ②不熟悉我的人开始都不太愿意跟我合作,以为我只会指挥不会做事,但熟悉我之后,就会常常向我讨教思路了。

  点评:大方向不错,基本上可以算优秀,如果再以“小节”来要求,未免有些太苛刻。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对方:我是一个做“头”的料!

  4、我生来胆小、怕羞,没见过大世面,具体表现在:

  ①违法乱纪的事我想都不敢想,跟在别人后面参与也不敢;

  ②我从没见过什么大领导,人多时应付不了,只能干些具体、细碎的工作;   ③我比较怕别人说我的坏话,尤其是说我工作做得不好。

  点评:对会计、文秘、保管等岗位来说,胆小怕事不是缺点,而是领导信任的基础。用这样的人,领导比较放心。

  5、有人说我抠门儿,用钱太吝啬,具体表现在:

  ①我上学时管理班费,同学们说我管钱太死,我知道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却总也改不了;

  ②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宽裕,所以我比较节俭,用钱都按计划来,不轻易打乱计划;

  点评:勤俭、用钱有计划行的人,常常能得到外企、私企老板的青睐,是担任办公室主任和财务主管的较好人选。

  6、我这人不太顾家,具体表现在:

  ①丈夫(妻子)说我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一天到晚在上班,陪他(她)的时间很少。其实我只是想,既然拿了工资,总得为公司尽心尽力。

  ③我儿子五岁的时候,常把我上班说成是出差,因为他经常一连好多天见不着我。

  点评:在有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老板眼里,员工工作时间越长约好,“不顾家”其实是一大的优点。这种回答的缺点是缺乏新意,容易与其他求职者撞车。

  7、我从小就喜欢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具体表现在:

  ①明明不可行的事还喜欢拼命尝试,常常做无用功;

  ②头脑中经常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为实践它们,花了大量时间;

  ③小学时,老师嫌我太皮;中学时,老师嫌我太闹;大学时,老师嫌我太不切实际,总爱尝试一些常人眼中不值得一试的事情。

  点评:当今社会,“钉子精神”还是大多数用人单位看好的优秀品质。你思维活跃、敢于尝试,盯住目标锲而不舍,说不定是块改革、创新的好材料。

  8、我的外语水平不太好,具体表现在:

  ①我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刚刚过线而已;

  ②我学韩语、日语都大半年了,还是不太熟练;

  ③我的英语水平欠佳,要是能象汉语一样流利就好了。

  点评:仔细分析上面的几种说法,其实你的外语能力相当不错,除了英语外,还自学二外、三外,这样的人才能不让考官动心吗?

事实上,面试是一场交流,在你未开口时,交流就开始了。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在任何一次交流中,至少有65%-85%的信息不是靠语言来传达的。反复的研究表明,听众对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比对语言的反应更强烈。

如何走进房间能够有力地说明你的身份以及你如何看待自己。要想给人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很难,但是那样做总比努力消除一个不好的印象容易得多。实际上,你甚至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消除这个不良的第一印象。

1、 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通常,声音越低沉意味着越有权威性。高个子的人较矮个子的人也具有这样的优越性。有必要增加鞋跟的高度吗?不一定。增加高度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昂首挺胸。不要卑躬屈膝、弯腰驼背、无精打采。径直地、毫不犹豫地步入房间,保持身体直立。此时你不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但是等于你在说:“我非常注意我的举止。”

2、 面带微笑

昂首挺胸不意味着沉默寡言、面无表情。要面带微笑地走入接待室并致以问候。

3、 敢于对视

一走进房间,就要找出最主要的人物,把目光集中在他(她)身上。这个短暂的交流可以告诉对方彼此的精神状态。你也许听别人说过,眼神中可以闪现火花。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只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见面或交谈时,可以进行目光交流。你也能做到,利用这个资源,面试之初就会显得你精神十足。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起码你与他(她)的沟通就会受到阻碍。更糟糕的是,他会认为你胆小、害羞、不自信,甚至像在逃避什么。

4、 热情地握手

人类认为自己是“文明开化的”、“富于经验的”,也可以说是“理智的”、“有语言进行交流的”,但身体接触和热情的性格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才能使握手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具体做法如下:

a、 握手前,手心保持干燥。随身揣着手绢是个好主意,面试前把手心擦干。

b、 用力要适度,不要过紧。

c、 要比人们通常的握手时间略长片刻。

d、 握手时,要看着对方。

e、 松开手之前要说:“很高兴见到您。”或“很高兴来到这里。”

5、 不要立刻坐下

不要急忙抢个座位坐下,以避免尴尬的场面。等待、微笑,这不仅是因为最后一个就座的人是最有礼貌的,而且别人会对你很尊重,哪怕只是几秒钟。

如果其他的人都坐着,而只有你还战着,你便觉得很有权威。尽管时间极为短暂。

6、 让对方先开口(如果他也是这个意思)

面试犹如表演,入门是这个表演的重要部分。开场白应该是老板的,给他机会先说。

面试时,握手是最重要的一种身体语言。怎样握手?握多长时间?这些都非常关键。因为这种手与手的礼貌接触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开始,所以,你一定要使你的握手有感染力。

以下几种“腕部运动”是不可取的:

用两只手:在中国,亲友间、哥们之间、老客户之间经常采用这种握手方式。但是,面试时这样做,则是在冒险。用这种方式握手在西方公司看来不够专业。请注意,用两只手握手,会让人觉得你热情而友好,同时也会让我觉得你对待面试者像是在对待你年长的祖父。

使劲用力:这种方式使人党得你急于得到这份工作,甚至会让面试官感到恐惧或不舒服。他们肯定会对你说:“不要把电话给我们,我们会给你打电话的。”

拉拉扯扯:握手时拉动面试官的整个手臂,或者用力过猛让他们全身晃动。这种握手只有和老朋友分别很长时间又重逢时才可以。尽管它表示你很友好,但却说明你不能以非常商业化的方式处事。

长时间地用力:握手时长时间地拖住面试官的手,偶尔用力或快速捏一下手掌。这些动作说明你过于紧张,而面试时太紧张表示你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轻触式:轻触式握手显处你很害怕而且缺乏信心。你在面试官面前应表现出你是个能干的、善于与人相处的职业者。

远距离:在对方还没伸手之前,就伸长手臂去够面试官的手,表示你太紧张和害怕。面试者会认为你不喜欢或者不信任他们。

那么,怎样才算标准的握手方式呢?

和面试者握手态度要坚定,双眼要直视对方,要自信地说出你的名字。即使你是位女士,也要表示出坚定的态度,但不要过分用力。要在面试官的手朝你伸过来之后就握住它,要保证你的整个手臂呈L型(90度),有力地摇两下,然后把手自然地放下。专业化的握手能创造出平等、彼此信任的商业氛围。你的自信也会使人感到你能够胜任而且愿意做任何工作。这是创造好的第一印象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