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应的时间做到相应的等级

职业生涯辅导专家哈维赫斯特认为,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有其发展任务。如果个体能成功地完成他的发展任务,则可以获得愉快和舒畅的体验,并且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发展;反之,则会感到不愉快和受到障碍,并且有碍于下一阶段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1、在30岁之前确定长期发展的职业——做一个出色的基层员工

职场上的尝试与探索,一定要在30岁之前完成。30岁之后你还没有确立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你将面临残酷的现实:没有公司会愿意聘用一个年龄大、收入期望高,但相关能力与经验却并不足够的人。

2、在35岁之前一定要有管理下属的经验——至少是主管

35岁之前都没有管理经验,基本上你的职业生涯就很难有大的起色了。老板总是比自己年轻不少,多少会有些郁闷吧。

3、45岁,能否做到决策层的分水岭——总监以上级别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我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可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将军。如果你在45岁之前都没有做到决策层,以后也就别再想这件事了。换工作时,收入、稳定性、舒适感应该是你考虑的重点,而不是发展空间了。

4、不同等级工作的关键点

工作内容 脱颖而出的要点
基层员工 l         做各种平凡琐碎的小事;

l         学习专业能力与知识;

l         学会与团队共同工作。

l         乐于从基层、小事做起;

l         善于分析总结,将平凡琐碎的小事做得比别人更出色。

主管 l         独立负责某一部分工作;

l         学习并实践如何管理下属;

l         学会与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沟通。

l         专业能力与知识达到较高的水平,工作上能独当一面;

l         能够帮助下属获得进步。

经理 l         传授专业能力与知识给下属;

l         学会授权,运用良好的管理能力带领团队取得工作业绩;

l         参与跨部门的项目或任务,学会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

l         团队业绩出色,离职率低;

l         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好的软性技能:如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总监 l         提供部门发展的宏观方向,将原有工作朝更高层次和更新内容推进;

l         实现团队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l         学习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知识。

l         熟悉和自己部门有紧密联系的其它部门,并且争取为其它部门创造价值。
副总裁 l         至少管理两个以上独立的职能部门;

l         参与公司部分工作的决策。

l         较好的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
总裁 l         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l         合理分配包括资金、人力在内的各项资源,实现利润上的最大产值;

l         代表组织处理重大内外部事务,面对媒体与公众。

l         公司的出色业绩;

l         对市场及行业的深刻洞察力与敏锐度;

l         良好的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能力;

l         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l         自我激励的性格。

 

二、在不同的公司等级要进行转换

在不同的公司,同一个职位名称的含义可能会相差很大,所以,公司之间等级是需要转换的。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有一套国际职位评估系统,从对企业的影响、监督管理、责任范围、沟通技巧、任职资格、解决问题的难度、环境条件七个方面评估不同公司之间的人的等级。对于个体而言,评估等级时,会更加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譬如能够支配的资源、下属的数量、收入、是否配车等。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不同的维度,看看不同公司等级的一些大概状况。

1、 行业

制造业、国家机关的等级数量会比较多。

新兴的发展中的行业,等级制度会比传统企业宽松很多。

同一个级别,消费品业的下属的数量会多于工业产品,譬如在宝洁销售主管就有三四个下属,而在通用电气一个销售经理可能只有一两个下属。因为消费品业主要是渠道销售,而工业产品很多是直销。

相同资历的人在咨询业、金融业的收入一般要高于制造业。譬如一个猎头顾问跳槽去一家制造业公司做招聘主管,收入一般都会下降,相应的工作压力会更小,也更稳定。

2、单位性质

等级差别最明显的自然是国家机关了,有一句话叫做“官大一级压死人”。

在公司里,亚洲企业的等级森严程度远远超过欧美公司。譬如很多日资企业办公室的布置像我们读书时的教室,“讲台”上坐着部门主管,下面坐着本部门的员工,员工的一举一动都处于老板的监控之下。在工作中,不需要员工有太多的想法,服从上级很重要。下属不能早于老板下班,即使无事可做。而且工作以外,上下级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相对来说,欧美公司则要宽松很多,这些公司8小时内有上下级,8小时以外是平等的。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小的细节看出区别,亚信科技前财务总监韩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她原来在惠普上班,大家相互之间都叫名字,可是到了亚信后,别人都叫她韩总,一开始她特别不能适应。

在跳槽时,除了一些专业技术性特别强的工作,一般从欧美公司到亚洲公司,等级可以升一级,反之则要降一级。欧美公司相对来说收入更高,与职位对应的福利更差。譬如你从国内公司的经理跳到欧美公司做主管,收入可能不会比原来少,但你原来配车、有秘书,而外企一般至少要总监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3、发展阶段

创业性的公司,人数少,求生存,老板往往和员工打成一片。公司规模大了,等级多了,制度越来越规范了,老板与员工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三、处理好与等级相关的几个问题

1、和老板相处

a) 心理上平等,工作上不平等

号称世界500强最年轻的中国区总裁卫哲在它的《金领》一书中写到,与上司相处时,在心理上要保持绝对平等,即你并不是有求于老板,而是在为他创造价值,大家可以相互炒鱿鱼,当然,这要建立在你的实力与自信的基础上。但在工作中,他要求你做的你可以反对但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b) 对内分担老板工作,对外不要抢老板风头

将心比心,你也不希望下属的锋芒盖过你吧?所以,不论在公共场合或者私底下,你都要给足老板面子。比如写个报告、文案,做好后可以给老板审阅,让他做些无伤大雅的修改;有老板在的话,别人表扬你的工作不要忘了附带一句,谢谢老板的支持;在大家讨论工作问题时,不要和老板发生激烈的争执,有话可以私底下好好说……

卫哲曾说,他在任职百安居CEO之前,也有很多知名媒体希望采访他,但他都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会抢CEO的风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TCL手机业务总经理万明坚、电脑总经理杨伟强的风头盖过集团总裁李东生时,即使他们在TCL工作年限都要近十年,负责的业务部门曾有过辉煌的业绩,也免不了辞职的结局。

其实老板都是聪明人,如果你足够能干又给足了他面子,大部分老板还是会为你的加薪和晋升助一臂之力的。

c) 不要越级汇报和邀功

即使你邀功成功了,最多也就是给你加薪,级别升高,要把你换到比原来老板还高的职位基本不可能。我曾经遇到一个案例,李伟觉得很多工作都是自己做的,但是老板把他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他就给大老板发了一封邮件说明情况。后来他的级别升了,工资加了,但还是在原来老板下面,可是他的日子却更加难过了。杰克.韦尔奇在《赢》一书中说,你依旧呆在公司,越级汇报等于自杀。如果你的付出始终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或者总是遭受不公平待遇,比起越级汇报或者邀功,跳槽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 身处高位行为正、心态好

身处高位的人,在内有下属可以使唤,出差可以坐商务舱、住五星级酒店,久而久之就容易养尊处优、飞横跋扈。然而,风云突变的职场,也许有一天你曾经的下属会比你发展得更好,甚至成为你的上司,或者公司裁员,你瞬间就失去了工作。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众叛亲离无人帮、心理上极度失落。要避免落得如此地步,当你身处高位时,就应该将职位附加给你的权利转变成对工作的珍惜和努力,并对包括下属在内给予你帮助的同事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与感激。

3、不要因为贪恋等级的好处而影响职业目标的实现

我曾经遇到一个职业咨询的客户,在华北某省会城市工作五年,咨询前最后一份工作是某家知名房产中介公司的区域经理,管理20多家门店,直接间接下属100多人。后来,房地产中介不景气,他想换一个行业,并有更好的发展,于是来到上海。原来他以为,以它的资历找工作不难,可事与愿违。原因很简单,高不成低不就,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做高管,但很多公司却只愿给他专员的职位。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创业的想法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或者付诸行动了也以失败告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完成从高管到打杂人的转变。举一些很简单的细节,你原来坐飞机的商务舱,现在要坐火车;你原来住五星级酒店,现在只能住经济型;你原来在高尔夫球常见客户,现在要换到茶餐厅……你如果适应不了这些变化,就很难实现你的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