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10年10月24日


龙应台《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日本在柏林签署军事同盟条约,正式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这份德国高层欣喜若狂的军事同盟条约,却是德国总战略的悲哀。当时,德国的经济规模是日本的5倍以上,并且德国完全没有任何的亚洲利益。而日本与意大利的总体战能力是严重的三流体系。

1943年德国军队的配置是东线前苏联战场有390万德军,18万德军驻在芬兰,49万德军驻在挪威和丹麦,在法国和比利时是137万德军,巴尔干是61万德军,意大利是42万德军。可见,有300万以上德军队被动配置在非常次要战场,而这种结构只是为1940年9月27日的军事同盟条约服务。

在1943年,德国自己完全有能力同时打赢英国和前苏联两个共同的敌人,但德国自己却被日本和意大利把战线拉的太长,这就是总战略的致命结构。经济与战争是一个原理,战线拉的太长——就是大崩盘的开始。

情商之一,与自己相处的智慧
情商由两大部分组成,怎样处理与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通常,难以与人合作、相处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也相当的薄弱。
职业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表现优异的经理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和他人对其评价的差异,比那些表现一般的经理人要小很多;也就是说,表现卓越的经理人比平庸的经理人更了解自己。
你了解自己吗?如果让你画一幅“自画像”,并用50-100个字来描绘你自己的工作动力、价值观、性格特点、职业兴趣以及人际风格,你会怎么描述?
情商的核心能力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接纳有缺陷的真实的我,通过不断获得的反馈,以自我审视的态度来促进个人的成长。
§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不乏自知之明的意识,但对自己言语和行为所带给别人的困扰却一无所知,由此可见,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简单。
“Elle工作能力强,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大,有时就像个‘定时炸弹’。”这是同事们对Elle的评价。她心情好的时候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心情不好时就算交情再深的朋友,也照样当着面撕破脸,而事后却表现得好像没发生过一样。每当上司和同事问她,“为何你的情绪像六月的天气那般‘变化莫测’”?Elle总是满脸无辜地回应说:“有吗?!”真是让人一阵晕厥。
能够了解自己的心情、情感和内在需要,以及明了自已的言行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这是高情商的表现。
富兰克林说过:“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那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它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然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理由”了!
我们在生活中会有各式各样的情绪情感,学会认识和控制我们的情绪,是一种宝贵的体验,更是一种能力。
DIY情商练习:辨认自己的情绪
‐     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思想状态,认识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缘由,辨别引起心烦和“情绪劫持”的事件起因;
‐       关注实际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是你以为的,或者你想看到的和想听到的,这样很多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      每天花上10分钟,让自己什么也不做,静静地和自己对话,将情绪“垃圾”丢入回收站,为自己的情绪能量蓄满电。

情商之二,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职场新偶像——杜拉拉,姿色中上,没有任何背景,却靠自我打拼,在短短几年的职场磨练中脱颖而出,由一个行政助理成长为人事行政经理。从杜拉拉的升职路线中,你不难领悟到:职场PK的就是情商!
§   同理心,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在电梯中、餐厅里,你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他从来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她根本听不进我们的建议,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了!”显然,说话者遭遇到了难以相处的低情商工作者——无法理解他人的立场,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能力。同理心决定了我们和同事、上司的关系,它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奠基石。
在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中,杜拉拉表现出很强的同理心。当玫瑰以怀孕并有先兆流产为由向行政人事总监请假三个月时,公司全面装修的任务不知撂给谁,当同事以经验不足推脱时,拉拉站在公司和总监的角度临危受命;面对同事、上司的袖手旁观,拉拉也没有一味抱怨,而是自掏腰包请装修公司的人吃饭,对装修项目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规划。
同理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杜拉拉就是这样赢得装修公司老总和同事的好感,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也更加牢固了;当拉拉因“经济问题”被停职审查时,这些人都主动站出来帮她澄清。
或许你会觉得同理心很容易理解,要知道“我觉得、我都知道”的心态恰恰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要练就同理心,首先要学会倾听,避免让自己既有的观点影响你的判断;同时善于观察对方传达出来的信息,包括对方的“言下之意”。
DIY情商练习:培养同理心
‐      英国人际关系专家克里斯汀·韦尔丁说,“在工作中,当你陈述自己的观点前,不妨养成向别人表达赞同的习惯,以表示你对别人行为的理解。”
‐      即使你不赞同他人的观点,在你发表自己的意见前,可以用重述的方式来表达你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理解错吧?我想与你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培养同理心,不是让你虚伪地附和或一味地妥协。
§   钝感力,对负性环境不敏感
情商高的人,通常善于洞察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但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的今天,我认为高情商工作者还应具备“钝感力”——对工作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不敏感,如能够迅速忘却不愉快的事情;认定的目标,即使失败依然坚持;面对流言蜚语,两耳犹如失聪;对他人的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没有表扬,坚决索要,面对表扬则要求加薪升职。
对照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定义,杜拉拉绝对具备这条能力。市场总监王伟不配合她的工作,以忙做借口拒绝搬家,可人家拉拉不生气,还学着丫头的样直接深入王伟的办公室,帮忙清理装箱打包,这反倒让王伟很是下不了台。装修事情大功告成后,面对行政人事总监的表扬,拉拉直接提出了升职的要求;面对“情敌”黛丝的冷嘲热讽,事后她很大度地给予原谅……
DIY情商练习:学会不做评判
‐      收看电视选秀节目时,以欣赏、理解的心态看待每一位选手;
‐      与人相处时,先看他人的优点,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人,也不妨说出一两条值得你欣赏的地方;
‐      权当2012年大灾难真会发生,以倒计时的心态享受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网友的困惑:
我公司有一名新来的员工。她说自己毕业证书原件丢失,复印件也丢失,总之就是提供不出有关她个人学历证书的任何证明。公司的制度只规定,在试用期内发现员工提供虚假材料的,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现在这名员工是完全提供不出任何证明,让人无法判别真假。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吗?  [答复:]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想,找工作时竟然连学历证书都交不出的员工,公司怎么可能留下?这样的员工难道还不能辞退吗?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有时候操作不好,却容易埋下隐患。
为了保护劳动者,法律中对于用人双方的信息披露要求是不对等的。《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向员工了解情况用的是“有权”,而需要如实告知应聘者情况是“应当”。需要知道,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表示要了解某个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可以不说明。如果公司的职位没有设定学历要求的,应聘者没有必要拿出学历来验证。这就是权利的放弃。
规范的公司办理招聘员工,对学历有要求的话,面试时或入职当天应当让员工拿学历证书原件来核实,如果有问题的,就不会进入下一步。但是实际上,有不少操作不规范的中小公司,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程序要求,往往让员工进来先做,过一阵子,或者等到觉得满意再办理入职手续。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
遇见这样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所以,公司主张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必须证明以下事实:
(一)招聘该职位有学历要求;
(二)员工曾经表示自己符合学历要求;
(三)双方曾约定不能提供资料会辞退。
有些人想,为什么要那么麻烦?用人单位让员工交学历证书就这么吃力吗?要知道,招聘市场上不是所有的职位都对学历有要求,特别是低端操作岗位,很多并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此外,有些小公司招人时不提学历要求,却在不满意或者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故意拿学历的问题来刁难员工。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现象。因此,判断解除合同是否合理,需要切实地考虑争议双方的真实环境,拿自己的经验办事,很可能要出问题。
对于以上三个事实,实践中不少公司竟然提供不出证明来。特别是公司拿出员工打印的简历,上面没有签字,员工很容易否认简历是自己提供的。应聘时有些公司也不让员工填写资料表,导致没有任何员工书面确认学历的材料存在。      所以,公司在办理招聘和入职时还是应当建立一套合法有效的流程,包括:
(一)应聘时要填写面试登记表,或者至少在简历上签字;
(二)入职之前要提供身份证明和其他决定是否录用的资格的证明;
(三)劳动合同中应当约定入职资料提供不完整的法律责任。
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入职后,尽可能少得出现一些麻烦,规避用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