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06年4月21日


原始资本主义的精髓——马克思的名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

引言:
  帕累托曾在其著名的分析中指出,如若某项方案A将导致1000人每人损失1法郎,而另外某1人却将得到1000法郎,则后者将会大力去争取方案A,而前者却将只会进行微弱的抵抗,因此,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即为,试图确保基于方案A而获得1000法郎的那人将会赢取最后的胜利。无数生动的事例业已证明,基于寻求经济利益而竭力施加灰色政治影响的个体或集团在任何组织与社会皆广泛存在,而且这些个体或集团往往正是基于帕累托似例证中的机理而成长并归属于一种既得利益集团。而就既得利益集团而言,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其常常取胜的成因抑或其一鲜明特征即在于,其总是对其自身利益而并非对公共利益具有更多的知识或信息。
  
  但如若存在一种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辩与申诉机制,则既得利益集团显然并无任何理由必定再胜。即使在帕累托似的例证中,如若1000人每人皆会因某一方案的实施而利益稍损,而仅另有1人大获其利,但一旦公众能够清晰地目睹此幅现实图景并明晓其中的奥妙,则亦很可能出现多数人起来抗争这项让其利益受损哪怕仅仅是利益稍损的方案。至此,我们可以明晰,关于帕累托似例证中相关议题正反两面的讨论实质上业已将我们带入公共利益的境域,特别是,基于公开与民主的参政机制,公共利益即很有可能完胜既得利益集团愚民的陈词滥调。但亦无不令人忧虑的是,在既得利益集团既有的权势及其制度屏障之下,公众何来基于公共利益抑或仅仅基于自身利益而参与政治决策的自由。
  
  但只要个体具有选择的自由,制度即会为满足其需要而演化与变革。尤其是,一旦一个受既有权势集团支配的制度系统向自发且强力的外部挑战开放之时,则既有体制即会倍感变革的压力。不过,变革的成功将取决于公众政治行动自由与利益偏好表达的保障,否则,依然将是权势集团基于帕累托似例证机理与方案或权势制度特惠而削减公众个体的经济自由。毋庸置疑,基于抑制权势集中与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壁垒要挟,自由必须被予以压倒一切的承诺。其成因在于,在一个自由被奉为宪章的平台与机制中,个体可以基于诸多的替代选择而进行自由的尝试,并以此与基于同样机理的其他个体相互仿效与创新而最终促进制度的变革。问题又在于,面对党派垄断与既得利益集团的组织化以及官僚利益的体制化,个体的政治与经济欲望以及体制外制度竞争者何从挑战庞大的既有规制系统。
  
  
  正文:
  
  众所周知,在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并不比年公款消费仅仅1201亿元更可信。历朝历代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不过从前是皇帝老儿带着奴才们压榨百姓,现在换成公仆们带着奴才们压榨百姓而已,汤是换了,药还是老药。
  
  在某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禁止垄断,利益集团想通过某种手段搜刮民财,障碍重重。在中国则不同,大大小小的垄断企业,跟公仆们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普通百姓能发的声音就是点牢骚,能做的就是用脚投票。因此,利益集团们在攫取经济利益的时候,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如此这般的生动例子不胜枚举:
  教育/医疗/住房的三项改革,所谓的产业化说白了就是金钱化,全部都是利益集团捞鼓腰包的‘好’措施‘好’政策;
  让亿万国人切齿痛恨的春运提价,哪怕是装模做样搞了什么价格听证会,还是年年照提不误;
  燃油价格连年增长,兹要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中国的汽油柴油马上要跟国际接轨。但凡是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汽油柴油也要国情不同的继续上浮;
  水电煤等直接关系到民生的生活生产资料的价格,在垄断集团的手中如同柿子般爱捏成啥样是啥样,发改委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给涨价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把全国的哥们逼得恨不得开黑车的份子钱,一交就是十几年,政府说了:想开出租公司?简单,买个经营权就结了。。。
  桩桩件件,无不是帕累托效应的深刻体现。
  
  房地产业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具欢颜?杜甫这愤老的口号被国人喊了千多年。天下寒士至今还哭丧着脸。
  中国的土地是全民所有,到底谁有?我肯定没有,不知道你有没有。政府有么?他们说他们也没有,但是他们还偏偏就能把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给卖掉,还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卖。卖给谁?我等草民贱民是肯定不能买的,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妄想合作建房的于凌罡恐怕也买不到。只有一种人能买到国产土地,比如说这个“开发商”。
  中国的开发商可是个奇妙的群体。他们通过种种“合法”手段拿到地,找设计院买份图纸,拉来个“工程队”就能上马项目,银行都赶着给开发商们送钱,送晚了生怕人家不要。以前是房子还没影子就能凭着想象中的房型图卖“房子”,后来据说要规避风险,搞了个什么封顶了三证齐全才可以预售。整来整去依旧是开春了就开始卖来年过冬的大白菜,能不能长出来会不会遭灾?天知道!
  有些喜欢幻想的人总爱把我党政府想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政府,以为政府是真心实意的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调控房价”。这些人需要好好学习学习我引言中的帕累托效应。
  
  在房地产多空博弈的过程中,一是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几乎全部充斥着被政府和开发商控制的言论,那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房价还要涨5倍;二是能量和手段差距太大,多方人数虽少,但如同一只握紧的拳头,他们可以搞价格同盟也能牵着政府的鼻子让他们主动说出来“减缓涨幅、稳定房价”。空方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在利益集团的铁拳下无疑于一盘散沙,如果没有类似天涯这样的网络论坛,空军的声音根本是几乎为零。
  
  开发商为了获取的是几亿甚至几十上百亿的利润,一个有购房需求的人为房价上涨所需多付出的代价顶多几十上百万。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为了这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开发商愿意放火烧掉拆迁户的房子和性命;愿意雇佣大批民工通宵排队演戏;愿意雇凶殴碎业主的脾脏。。。碰到这样的疯狗,我等草民贱民哪有那种胆量反抗?
  
  胡言乱语到这里,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没有真正的制约机制和约束力量,在这场房地产多空博弈中,笑到最后的恐怕不是空方。至于什么经济规律,呵呵!您还别不相信,在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地方,经济规律也不见得起什么作用。
  除非,除非您象我一样,不论中国的房价如何涨跌,都不会买它只砖片瓦。

(一)
  
  以前受某人制约,替某人开发了一个系统,结果是被此人耗上,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我毫无关系的,包括装机中病毒,都骗我说是我的系统有问题,找我解决,很烦。
    
    后来摆脱制约,而该系统又需要升级,又拿着一叠钞票过来求我帮忙,我把原来系统的源代码统统给他,并找借口拒绝参与,建议他另请高明,结果吓得他把相关新设备放在偶家,至今不敢拿回,还隔三差五地请偶吃饭,希望偶大发善心,回心转意。
    
    可是都被我拒绝。现在他连请偶吃饭的机会都不会有了,因为他丧失了信誉。不是我不能帮他装机清病毒,而是他不能为达到目的欺骗我!
    
    所以,1)你是不是真的能干,2)你是不是会赌,敢赌。3)你要自信,正确的永远是正确的,并不会因为受到威胁就会变成错误,你既然正确,就要有勇气问心无愧。
    
    正因为懦夫和卑鄙小人太多,才导致匪类横行,正直的技术人员要勇敢坚持正确的东西,起来战斗!我倒是要看看那些管理和销售的骗子们,到底是谁狠!!!我跳槽不多,可是每跳一次,那公司的有关项目就垮一次——嘿嘿,包括一家欧洲知名公司!
    
    搞技术的就像林彪彭德怀,呵呵,一旦国家有事,一旦军队在手,谁都得发抖,关键是掌握军队——也就是说,你是否真的掌握有价值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又是不能被轻易仿效的——即使把全套源代码都统统给他:)
    
    什么行业都是这样,包括厨子!
  
  
  (二)
  
  可预计的将来,随着社会公正风气的逐步塑造,商业环境的日益改善,随着IT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布式计算的商用导入使大批VB6和Delphi开发人员都抓了瞎,哈哈),低门槛的IT民工时代,将一去不回。
  
  (三)
  
    管理的如果拉不到钱和项目,马屁没拍好,得罪了什么人一样完蛋,而且身无长技,完蛋得一塌糊涂,走投无路,我认识一个职业经理人,已经赋闲在家5年,呵呵,再想想巩俐的前夫(他们离婚了吗?)。
    当然那些混江湖的是另一回事,并不是人人肯混江湖,会混江湖,就好比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不是只要你想考就能考取的。
    在中国,搞技术的如果要赢得公正待遇,必须拥有政治手腕,但是没有政治手腕,只要你的技术能与时俱进,保持领先,你一样会过得很好,而且很安心,你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小上十岁,为什么?因为你聪明,让别人操一夜心加一夜班的事,在你是举手之劳。有用的东西不会没有价值!
    
    但是,人的能力绝对是不平等的,如果你发现你的能力确实不如别人,或者不适合做技术,就不要勉强,利用自己的长项改行——如果你一无所长,甚至连马屁都不会拍,那你就认命,给我好好的小心翼翼任劳任怨地活着,免得天才的巨足和历史进化的巨轮把你辗得粉碎。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就象罗素曾经评论那样,鼓励“蠢才”们起来斗倒天才!贵贱颠倒,是非不分,这个就是目前社会种种乱象的原因之一。要认识这种现状,并利用这种现状。
  
  (四)
  
    你有了好的技术,才会有现实的身价,才会有更大的主宰权——在世界上混,不就图多一点事能让自己做主吗?记住了knowledge is power,知识不仅可以是力量,也可以是权力,就看你会不会用。美国大军隐形飞机激光导弹,就是知识是权力的物质表现——美国的霸权不是计谋的霸权,而是知识的霸权!只不过有些国家和民族还没有步入知识时代,还在那边贪小便宜,玩尿泥。
  
  (五)
  
  关于IT技术人员前途的问题讨论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搞技术赚不到钱,其实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是很少有可能发大财的,因为技术不是一切,这就象一个好的厨师,没有一家饭店,或者没有开一家饭店,或者不被允许开饭店,有一手傲世的手艺也是白搭。但是真正有技术能力的专家会贫穷吗?且不要说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和市政工程师这些历来富得流油的行业的技术人员(你可以去著名的设计院看看里面停的车子),就拿上海的IT业来说,如果是正规的企业,一个普通的高级工程师或者架构师,月工资就在1万5到2万之间(此外还有年终奖和分红),技术总监和首席技术官(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位?)更是不止。
    
    
    此外,难道就不会有技术人员找到有独立市场价值的技术创业致富?例如以前的kv300,中文之星以及梁肇星的那个电影播放软件?除了kv300,他们现在销声匿迹的原因只是没有与时俱进地促成技术进化,被市场淘汰,所以关键还是输在技术上。
    
    毫无疑问,当老板自然是最有前途的,当一个懂技术,并有勇气接受技术进化挑战的老板是会有最可靠的前途的,但是,当一个一窍不通只会投机倒把的老板,或者对上仰人鼻息,对下不能服众的管理人员,或者当一个客户资源脆弱,没有底薪保障的销售人员,或者当一个没有能力进行自主技术进步的技术支持人员,会有什么前(钱)途吗?
    
    当然,技术人员要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某件事只有利用你的能力才能做到,就要毫不犹豫地对老板或客户狮子大开口,否则绝不妥协,你有技术,就不怕没有出路,这个世界又不是他一家的天下,现在连泥水匠民工都在挑剔工作,何况有入门门槛的IT从业者。绝不能把那些混蛋惯得把你们看成是做鞋的工人,通过击毁你们的自信达到最大化地剥削你们劳动价值的目的!
    
    此外,看这些贴子中的许多朋友都美滋滋的梦想当管理者,不禁好笑:搞技术的都转化成管理者了,哪有那么多的老板来雇你当管理者,哪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来让你管?恐怕连珠三角的民工们都算上,也不够吧,哈哈?
    
    不能形成效益,要你管什么?形成效益,可是比搞好技术更困难的一件事,能比技术人员赚得多自然好,但是能吗?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实力的世界,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你的实力,用好你的实力。
    
    有一点对于搞技术和搞管理的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不要把对方看成弱智和待宰的羔羊,现在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未来的世界,更是不会像你们的“管理”美梦那样美好,因为至少,哈哈,想管理别人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管他是不是技术人员。
  
  (六)
  不过有一点对于it技术人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实现技术进化,就是被淘汰的命运!看看最近Vista开发遭到重大挫折的比尔·盖兹,一下子老了多少。这个对于比尔盖茨也一样,所以他时刻焦虑着微软的垮台。技术能力的进化是重要的。致命的。
    
    如果一个技术人员失去了技术进化的能力,则只能设法转成玩空手道的管理者或者销售了,这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七)
    还有一点对于老板或者那些未来的“管理人员”的忠告,那就是,在IT方面,预备认真开展的技术研发项目只能由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专家主导管理,否则,你就做好准备面对团队崩解项目失败的命运吧。
  
  (八)
  几乎全中国都在叫嚷为了本民族的自由生存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是为什么还要叫嚷?因为主掌握的核心技术还没有被大家叫唤来。其实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人家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是怎么来的?这些核心技术在人家那里又是怎样进化发展的?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机制,才能可靠培养民族自主创新的机制?关于这些问题,国内迄今为止既无概念,又无试验,全是瞎忙,急着想过河,连石头都没有耐心摸了!所以这是乱象的根源!
现在房子动辄100来万,把两家给的首付加自己的存款60万去存5年的定期,银行5年定期利率为3.6%,就是每年可以拿23000,这钱拿来租房子,再添个几百一千块就可以租个好地段、新装修、全配、交通方便的两室一厅了:)我们不用还贷款,不怕以后到远的地方上班,不怕小区环境不好,不怕物业欺负人,不怕房子因使用时限减少而贬值,不怕拆迁,质量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

   算了一下,现代社会的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便很有必要引入企业制度。其中就是财务制度,根据现代企业的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厂房(房屋)的折旧一般都是按很低的残值30~40年进行等额计提减值准备(不包括地皮)。就一套60万的房子算,按5%的资本回报率,

  每年的收益为:60×5%=3万,
  即便取个很高的10%房屋残值率,按30年折旧等额计提减值准备,
  每年的折旧费为:(60-60×10%)÷30=1.8万
  可见,在30年的折旧期内每年的真实投资收益率为:
  (3-1.8)÷60×100%=2%

  从央行发布的一些政令来看,政府近几年不会允许通货膨胀出现的,而房价租价的涨涨跌跌,未来30年,谁也无法预料暂且不提,但是我是在三年内看空的,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制约下,有很多房子的价值将会一落千丈,甚至一文不值还要倒贴物业管理费。

   就算是三年以后房子降的很低了,我也可以把钱取出来买房子,还能拿到23000 X 60% 的钱,还不用贷款。怎么想我都觉得比存银行划算。

路径分为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1.1 绝对路径;

在Linux中,绝对路径是从/(也被称为根目录)开始的,比如/usr、/etc/X11。如果一个路径是从/开始的,它一定是绝对路径,这样就好理解了;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他到底位于哪?
/root 注:用户当前位于/root;
[root@localhost ~]# cd /usr/share/doc/ 注:我们以绝对路径方式进入/usr/share/doc目录下;
[root@localhost doc]#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usr/share/doc 注:用户位于/usr/share/doc,看来已经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1.2 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是以 . 或 .. 开始的,.表示用户当前操作所处的位置,而.. 表示上级目录;在路径中,.表示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而..上级目录,要把.和..当做目录来看。

[root@localhost ~]# pwd 注:通过pwd来判断当前用户所在的位置;
/root 注:得出目录处于/root目录中;
[root@localhost ~]# cd . 注:我们进入.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当前用户所处的位置;
/root 注:得出在/root 目录中 ;
[root@localhost ~]# cd .. 注:我们切入/root的上级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当前用户所处的位置。
/ 注:用户当前位于/(根目录)中;


2、在路径中一些特殊符号的说明;

这些符号在相对路径中应用的,这些符号能为我们带来方便,所以有必要说说;

. 表示用户所处的当前目录;
.. 表示上级目录
~ 表示当前用户自己的家目录
~USER 表示用户名为USER的家目录,这里的USER是在/etc/passwd中存在的用户名;


2.1 符号.应用示例;

通过下面的例子,让我们增强.所表示的意义;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root 注:位于/root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 注:进入.目录,这里的.就是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root@localhost ~]# pwd 注:在哪呢?
/root 注:在/root中。

理解./的意义;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root 注:位于/root目录;
[root@localhost ~]# ls 注:显示用户所处/root目录的文件及子目录;也可以用ls .

[root@localhost ~]# ls .
mkuml-2004.07.17-ananas.tar.bz2 mydir openQreadme.txt sun.txt tmp upgrade.log
[root@localhost ~]# ls ./tmp/ 查看用户所处当前目录下的tmp目录的内容
kernelBak youdir

[root@localhost ~]# ls tmp/
kernelBak youdir
[root@localhost ~]#

在有些文档中,我们看到类似./filename 来运行一个脚本或程序的例子。其实它就是在用户当前目录下运行的;请看下面的示例;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root 注:位于/root目录;
[root@localhost ~]# touch lsfile.sh 注:创建一个文件名为lsfile.sh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chmod 755 lsfile.sh 注:修改权限让其可执行;
[root@localhost ~]# echo "ls -la"> lsfile.sh 注:向lsfile.sh文件中加入ls -la 一句指令
[root@localhost ~]# more lsfile.sh 注:用more 工具来查看lsfile.sh 文件的内容;
ls -la
[root@localhost ~]# ./lsfile.sh 注:运行lsfile.sh ,在这里用的是相对路径;
[root@localhost ~]# /root/lsfile.sh 注:这是绝对路径运行lsfile.sh 脚本;


2.2 符号..应用示例;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root
[root@localhost ~]# cd /etc/X11/ 注:进入/目录下的etc目录下的X11目录;
[root@localhost X11]#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etc/X11 注:看来用户真的位于/etc/X11目录了;
[root@localhost X11]# cd .. 注:退到上级目录;
[root@localhost etc]#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etc
[root@localhost etc]# cd ../root/ 注:退到上级目录,也就是退到/,然后再进入root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判断是不是进入/目录下的root目录?
/root 注:的确是实现了。


2.3 符号~和~USER示例;

~表示当前操作用户的家目录,看下面的例子;

[root@localhost ~]# id 注:查看当前用户的用户信息;我们用哪个用户来操作命令的?
uid=0(root) gid=0(root) groups=0(root),1(bin),2(daemon),3(sys),4(adm),6(disk),10(wheel) 注:看到了,是root用户;
[root@localhost ~]# finger root 注:查看root用户的信息;
Login: root Name: root
Directory: /root 注:这表示root用户的家目录位于/root目录中 Shell: /bin/bash

[root@localhost ~]# pwd 注:判断用户所处的目录;
/root 注:是/root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etc/X11/ 注:进入/etc/X11
[root@localhost X11]# pwd 注:判断用户所处的目录;
/etc/X11 注:看来已经到了/etc/X11;
[root@localhost X11]# cd ~ 注:我们返回root用户的家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root 注:是不是返回了??

~USER的示例;

如果我们添加一个用户时,系统会添加一条用户纪录到/etc/passwd文件中,所以/etc/passwd 就是用户的管理文件;~USER中的USER是必须在/etc/passwd中“注册“的用户,这样在~USER中的USER才是有效的。怎么“注册“,当然是用户管理工具来添加用户了。

为了说明~USER的应用,我们首先添加一个新用户;

[root@localhost ~]# adduser linuxsirorg 注:添加linuxsirorg这个用户;
[root@localhost ~]# passwd linuxsirorg 注;为linuxsirorg 设置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linuxsirorg.
New UNIX password: 注:添加linuxsirorg用户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注:再输入一次;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注;添加用户成功;
[root@localhost ~]# finger linuxsirorg 注:查看linuxsirorg用户信息;
Login: linuxsirorg Name: (null)
Directory: /home/linuxsirorg Shell: /bin/bash
注:我们看到新添加的用户家目录在/home/linuxsirorg;

~USER的示例;

比如我用root用户操作,并且处于/root目录中;我想进入linuxsirorg用户的家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root
[root@localhost ~]# cd ~linuxsirorg/
注:进入linuxsirorg用户的家目录;其等效命令是cd /home/linuxsirorg;
[root@localhost linuxsirorg]# pwd 注:判断用户所处位置;
/home/linuxsirorg
[root@localhost linuxsirorg]# cd ~root 注:等同于cd /root ,或等同行cd ~ ;表示返回root的家目录;


3、切换用户当前目录的指令 cd ;

用户从一个当前目录时入另一个目录的指令就是用cd ;我们在前面示例中大量应用过,在这里不再多说了;

用法:

#cd 路径

举例:

[root@localhost ~]# cd /usr/share/man/

更多的帮助,请参考 man cd 或cd –help


4、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工作目录的指令 pwd ;

pwd 指令用来显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的,前面我们也说的很多。

示例:

[root@localhost man]# pwd 注;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usr/share/man 注:位于/usr/share/man 中;


5、关于用户环境变量PATH的设置;

在一般情况下,Linux文件系统中bin或sbin目录中的文件都是可执行的。有时我们为了方便不输入路径就能调用指令或工具,这时要就要设置用户的环境变量PATH。

看下面的一例:

[root@localhost ~]# ls
adduml.sh lsfile.sh mkuml-2004.07.17 mkuml-2004.07.17-ananas.tar.bz2 mydir openQreadme.txt sun.txt tmp upgrade.log
[root@localhost ~]# /bin/ls
adduml.sh lsfile.sh mkuml-2004.07.17 mkuml-2004.07.17-ananas.tar.bz2 mydir openQreadme.txt sun.txt tmp upgrade.log

上面的例子,第一个指令就是直接运行了ls命令来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第二个条/bin/ls 指令是用绝对路径的ls来运行的;这两种方式运行的结果看来是一样的。

在论坛上,有些弟兄总是我已经安装了某某软件包,却没有某个指令。其实就是环境变量设置的事。如果您直接输入某个指令不存在,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方法是要指定用可执行文件的绝对路径(也可以是相对路径,怎么方便怎么用吧),另一个方法是设定用户的环境变量。

我们可以用export PATH来设置环境变量。比如把下面一行加入到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 或.profile文件中;

export PATH=".:/bin:/sbin:/usr/sbin:/usr/bin:/usr/local/bin:/usr/X11R6/bin"

解释:您可以找出Linux文件系统中所有bin或sbin目录的的绝对路径,然后把它们用:号分割,比如上面所设置的。第一个.表示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

添加好后,我们再运行一下source,也就是:

#source .bashrc

#source .profile

如果发现指令只有root权限才运行,这时您要用到su; 如果您用的是普通用户,可能无权查看一些文件的目录的内容,您也需要用到su来切换身份

  面试中考官会通过各种看似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与你交谈,从而观察你、审查你、评判你。所以你必须学会快速观察考官,了解其说话方式、思维方式,以便应对各类问题。

  “谦虚”的考官

  这种考官一见到应聘者,便上前边握手边寒暄,让应聘者为有如此好的开头而轻松愉快,自信心油然而生,好像自己就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其实这是假象。他们表面看来易打交道,可内心严谨,拥有卓越的洞察能力。但是,他们在表达方式上永远让你感到舒服可心,他们多用赞同的方式和你交谈,用表扬来观察你的反应。

  战术建议:面对这种类型的主考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诚心诚意、老老实实地谈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去迎合他,也不要妄自尊大,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类考官表面谦虚,内心却被优越的地位所包裹,妄自尊大最令他反感。

  死板的考官

  走进面试场,首先感到一股冷气逼人。他坐在那里,对你的出现没有任何反应,好像在想别的心事。你缩手缩脚不知该如何打招呼,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喧,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想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遇到这样的考官,再高明的社交能手也会感到不寒而栗;一般新手更不知如何是好,惟恐自己发挥不佳。

  战术建议:这类考官性格内向,比较固执,坚持原则,他对人的考察方式也是一板一眼,绝不做浪漫的遐想;他对人的理解是纯概念的,所以他头脑里的条条框框也是死板的。他面试工作的经验全部来自书本,也会按程序去做。所以,你只要按部就班不做过多发挥便可取胜。

  老练的考官

  如果能有机会跟这类考官打交道,一握手就知道了。他们的手指尖冰凉,手心板僵硬,他们不全握你的手,只是轻轻地一碰,甚至指头也不卷曲。他们把一切做得非常有礼貌,无可挑剔,但礼貌中深含距离。他们从来不自己起话头,绝不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他们不会对你的谈话有直截了当的反应,他们通常的做法是点头,一接触到正题,他们更是深藏“庐山”,不肯轻易表态。他们的问话总是话中有话,话中套话,剥了一层又一层,还看不见核。他们不赞扬人,甚至在你自我感觉最良好时,也会用冷冷的表情搞得你无地自容。

  战术建议:面对这类考官需要把你的好印象–沉稳、坚定,办事精明有效,有责任心、值得依赖–留给他。要坚持三思而后行,当话题谈及自己的能力、愿望、要求、感受时一定要慎重,少说为妙,最好说具体点,宏观而浪漫的设想一般不说为妙。

  患有“迟滞症”的考官

  这类人做事迟缓,办事总是不紧不慢,感觉上工作效率很低,为人也不爽快,好像对人总是不放心。他们会让你先把准备好的材料递上去,仔仔细细看一遍(其实他们很可能早看过了)。在精心读完之后,他们仍然要问有关材料上的问题,好像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放心似的。他们在谈话上没有层次,东拉西扯,更不知何时能了结。

  战术建议:应聘者对这种考官一定要按捺住性子,说话一定要保持温和谦虚的口气,一定要耐心地回答问题。问题要尽量周全详细,遗漏了要想法弥补,多点说明,少些辩驳。听话时更应该做个耐心而专注的聆听者,少插话,即便不懂的问题,也一定要在主考官说完之后再问,或者多说些类似“你觉得哪些还不清楚?还需要我补充?”的话,在语气上、表达方式上尽量配合他。千万不要走神,或有倦意神态,只要有耐心,就能打动这类主考官。

  “惟我独尊”的考官

  你很可能碰见这样的考官:他们认为自己生杀大权在握,并故意给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他们说话虽然客气,但眼神傲慢,且不带一丝笑意,经常用“哼”、“哈”来应付人,甚至对应聘者不理不睬。也许,你会感觉这种人最难对付,几乎可以一下丧失掉你的全部自信心,因为那种潜在的“威胁”深深地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战术建议:遇上这类主考官,首先心理上不能打败仗,不要有自尊心受到损害的感觉。可以多做一些设想:“他一定遇到不顺心的事了”“没准他昨天跟太太吵了架”“一定是他的领导不满意他”……如此一来,便可以不太在意其态度的恶劣。其次,一定要来些必要的寒暄,显示出你平和的心境。说话简洁有力,将必要的情况简明扼要地交待就行了,也不必去看他如何反应。他可能会说刺耳的话,你一定要不怪不怒,也不要对着硬干。尽力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从心底不把他当回事。

  演讲家式的考官

  遇上他们,你开始感觉轻松,而后却感觉紧张,最后竟不知如何应对了。他太爱说话了,总是不能克制自己说话的欲望,抢过你的话头便口若悬河,不可遏制。他既有文学家般夸张的描述,又有理论家般透彻的分析,令人叹服,却又不着重点。他无心问及应聘者的情况,只求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

  战术建议:如果能让他无限制地让他表达,最好是让他能处于自我兴奋状态,这样,你多半便会被录用,所以你只需要安安心心做个好的聆听者,不要随便插话。你一定要表现出对他的"演讲"怀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不断利用你的表情,促使他把话讲下去。不要担心时间拉得太长,你再有急事,也要抛之脑后。你焦虑不安的神态,会使他大感扫兴,其结果自然也不会美妙。

  不动声色的考官

  他好像天生的哑巴,闷头坐在那里,"榆木疙瘩"般地等你作自我介绍,寻找话题,谈天说地,最后他还是没什么话可说,谈话就到此结束了。

  战术建议:其实,考官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只是为了静观应聘者如何在这需要发挥的场合展露自己的才能。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然不能独当一面,属被淘汰之列。所以千万要当心他们设计的圈套,想法改变局面者,才会最后胜出。

  麻木的考官

  他们看来对面试的事不那么上心,一切按部就班,一切又漫不经心。他们干面试工作时间太长,以至于有些麻木了。一切都平平淡淡,甚至平淡得让他厌倦。他们总是心不在焉,说话总是偏离主题,常常言不由衷,或者一边听你说话,一边用笔在纸上乱写乱画,要不就是眼睛看着窗外发愣,再不就是不停地做这做那,手脚不停。

  考官的这些毛病,纯属职业病,你第一次见考官颇有新奇之感,而他却是司空见惯,天天见的都是这样怀着满腔热情的人,他早已熟知一切对付你的手段,如何了解你的家庭背景,你的职业能力,你的气质与个性,你的为人方式,以及如何拒绝你。

  战术建议:刺激他的新鲜感,使他对你有格外深的印象。

HR观点:

    无论先就后择,还是先择后就,都会有相关的“副作用”,选择先择业时很可能会出现职业空白期,而选择先就业很有可能引发后期的频繁跳槽,而我们的HR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1.HR关心空白期的原因

    空白期,不在于其长短,面试官所关心的是:造成空白期的原因。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上的问题,求职者能否乐观积极地说明或解释造成空白期的原因。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像生育、学习充电、自主创业等合理原因导致的工作空白期,应该予以宽容、肯定的态度。在激烈的竞争及多变的市场情况下,即使一些比较出色、坐拥高位的管理者也会有解雇的风险,而高端人才的职业匹配精度要求更高,由此导致的一定时间的工作空白状态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但若有些求职者连续半年寻求与以往就职经历类似的工作未果,如其以往一直做机电工程师,求职目标也是类似工作,却半年均未有理想工作,这种情况就得慎重考虑了。

    提示:对于面试官的提问,求职者不要含糊其辞、不要拐弯抹角、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更不要让人感到你在前一家企业的表现、业绩不佳,当然也不能让人觉得你的性格、态度影响到了你在前一家公司的顺利发展。

2.HR是注重求职者的专业背景还是工作经验

    专业背景与工作经验同时符合要求是招聘的完美境界,但在实际招聘过程,完美境界较难达到,所以需要根据职位情况来调整,例如管理类、营销策划类职位可以偏重于对其工作经验的考量,有二至三年相关工作背景的求职者可以不太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专业背景;而对于应届生,我个人的观点是一半对一半,通过他们的所学专业及在校期间校内外的某些实际经历,来衡量他们的职业素质,而工作技能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掘、锻炼。但是设计研发类技术性职位则需对专业背景作充分的考量,但不局限于特定的专业,如果真的有合适的求职者,会考虑给予适当的培训。

    提示:面试官将求职者分为三种类型:最佳的求职者,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一致性,干过的工作和所求的岗位一致;次等的求职者,所学的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相关,但干过的工作与所求的岗位一致;最次的求职者,所学的与所干的不一致,干过的工作之间又缺乏相关性,所求的工作与之前的工作也无关。总之,面试就是“解题或拼图”的过程,面试官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求证求职者与岗位之间的吻合度,它们是: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能力;心理特征(态度、动机、自我认知等)。

3.多久的跳槽周期是HR较易接受的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一个新人从适应、熟悉、融入职场(企业)到完全胜任一份工作的平均周期为三年。但在上海因为人才流动速度较快,较能接受的最短跳槽周期是1.5年;如果工作不满一年的新人跳槽,将很少会给他们面试机会;如果他(她)在1.5年内跳槽,我会提问跳槽的原因、以及他(她)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情形,或许还要了解他(她)选择大学专业学科的动机,最终分析得出他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HR欣赏那些对自己(包括优缺点、能力和需求)了解的求职者。

    提示:新人比较特殊,在包括毕业前的半年左右的第一年内可能变动比较频繁。职场新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组织后,从企业文化角度看,要经历碰撞、融合、沉淀三个阶段才能真正融入一个组织,碰撞融合期少则三个月,多则二至三年,在这二至三年中,职场新人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快速提高工作能力、完善知识架构、积累经验,“羽翼渐丰”后再根据职业规划来跳槽才是理性之举,所以,二至三年的跳槽周期是HR比较容易接受的。